宣传云南旅游的"云南十八怪"令人印象深刻:鸡蛋用草串着买、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蚂蚱能做下酒菜、娃娃出门男人带……
惊艳唐诗菜谱
一个没落的贵族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囊中羞涩,只能找出几个铜板让管家去准备晚餐。管家去买了两个鸡蛋、两块豆腐、一把青菜,钱就已经用完了。主人心想,今晚恐怕就要出丑了。时间到了,上来的是三菜一汤。
"两个黄鹂鸣翠柳":青菜叶子围成一圈,中间是两个煎得金黄的蛋黄。
"一行白鹭上青天":蛋白切成白鹭、白云的形状,翩翩欲飞。
"窗含西岭千秋雪":炒豆腐末就像一片白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清汤上飘着几片葱就像水草,上面停泊着用蛋壳雕成的小船。
客人吃了这样的晚餐,大有惊艳的感觉!
菜名有时候比菜本身更重要。
那个著名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竟然是海带炖猪蹄!
一个凉菜叫做"一国两制"--是煮花生米和炸花生米!
"青龙卧雪"--就是一盘白糖上面放根黄瓜!
"悄悄话",端上来一看原来是猪口条和猪耳朵!
"红灯区"--辣子鸡丁!
"关公战秦琼"是西红柿炒鸡蛋--红脸和黄脸!
"乱棍打死猪八戒"--豆芽炒猪头肉!
"猴子捞月亮"--原来是一盘醋上面滴了一滴香油!
……名目真的很重要啊!那个卖草席出身的刘备,念念不忘自己是"刘皇叔"!想想,假如诸葛亮的名字叫做"诸葛暗、孔不明、孔黑",外号叫做"卧蛇"……
诨号、外号、戏名、艺名、绰号、笔名、网名就是人的"菜名":假如成龙叫做陈港生,票房肯定就差多了!假如古龙叫做熊耀华,就没有那么神秘了!假如万里长征叫做万里逃亡,壮烈英勇就变成惨烈了!"及时雨"宋江,多么慷慨啊!可惜都送到江里去了!飞将军,多么虎虎生威!好一个虎将啊!"刀郎",好神秘啊!(假如叫"蟑螂",那就是惨不忍睹了!)
要想既叫好又叫座,体现现金价值、票房价值,有时候"名"比"实"更重要,比如美女球星库尔尼科娃、靓仔球星小贝就名利双收,比如棋后谢军就没有另外一位美女棋手那么受欢迎。
外号不能错
"一个人的名字可能起错,外号却绝不会叫错!"古龙的小说中似乎有这样一段话。"智多星"、"拼命三郎"、"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闯王"李自成、"老虎"伍兹……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南怀瑾先生人称"通天教主"……境界全出。
有个叫林伟贤的很会包装自己,自称"钱爸爸"、"商界令狐冲"。给自己策划一个外号吧!给自己换一个标签,换一身包装,换一个名目、说法。我自称是"孔明"--不是说自己有多聪明,而是说,我对很多事情只有"一孔之见",而又"凿壁偷光"只有"一孔之明"。我女儿给我取了一个外号叫"托塔李天王"--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可以托在掌心的"文昌塔"。早就已经有人叫我"小李飞刀"。那是我姓得好,要是姓胡,就只能叫胡一刀了,那就差远啦。就像南怀瑾先生的学生跟他开玩笑:南老师啊,您真是姓得好!跟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一样都姓南!
中国古人很会点评、策划自己。张先是一个80多岁还能让美女为自己生儿子的风流才子,外号叫"张三影",又叫做"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写出了"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千古名句;宋祁叫做"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贺方回外号为"贺梅子"……好的外号像"诗家天子"、"五言长城"、"关西孔子"、"谢蝴蝶"……不好的外号、诨名有"祁鱼虾"、"郑鹧鸪"、"寒酸夫子"、"梅河豚"、"蛤蟆天子"、"蟋蟀相公"……
罗大佑不妨叫做"罗恋曲"或者"罗教父";陈小奇不妨叫做"陈涛声";苏拉不妨叫做"苏晚秋"……策划、包装、名目很重要,但是,"只有一把长胡子是不能成为哲学家的",最终还是实力最重要,名和实要充分结合起来。
谁动了我的奶罩
胡萝卜见了客户?熏恭敬地递上名片?熏客户奇怪地问?押"你怎么叫高丽参啦?芽"胡萝卜小腰一挺:"人家哈韩了嘛?选"这是典型的有名无实。
假如你在外企上班,要擅长包装自己,有人这样说:
你一定要取一个英文名。尽管你是叫汪菜头、李家宝或张有财之类很乡亲的名字,也一定要取一个英文名,哪怕是叫"萝卜丝"或"屎低温",这样才显得你有外企背景。
有时候朋友聚会,谈到最近流行的新书,比如说什么《你就是百万精兵》、《非猫非鼠》、《向左爱,向右爱》、《谁动了我的奶罩》之类的,如果你实在没有看过,千万不要承认,要白眼一翻,这样回答:"这样的书,我一般只看外文原版的。"当然,《你就是百万精兵》是没有外文原版的,只有中文原版。
上述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技巧而已。当然,还是实力最重要。
一对衣着朴素的老夫妇,没有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校长的秘书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任何业务来往。先生说:"我们要见校长。"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他们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他们却一直在那里等。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女士告诉校长:"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校长并没有感动,反而觉得可笑:"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就像墓园一样。"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校长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超过750万美元。"这时,女士沉默了。校长很高兴,心想,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走了。女士转向他的丈夫说:"只要750万美元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他们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