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的观众刚刚打开电梯,我把比分再播报一次……"
"乔丹又习惯性地舔舔自己的舌头……"
这些是民间流传很广的关于央视解说员韩乔生的经典口误,使韩乔生成为江湖上的"超级笑柄"。有好事者甚至编成了一本书--《恐韩--韩乔生语录》。
韩老师本人对《语录》一书的出版一无所知,所以韩老师不如托蒂聪明。有托蒂这个例子在前,可谓珠玉在前,韩老师实在可以自己编一本《韩乔生笑话集》,把阿凡提等传统笑话人物换成韩乔生,自己赚钱,何必让别人赚钱呢!很多人物都是可以卖愚蠢的,比如吴宗宪,就完全可以自己编一本《吴宗宪黄色笑话集》,笑掉天下人的大牙。其实,张艺谋早就用别人的愚蠢来赚自己的钱,他以前拍的电影《菊豆》、《秋菊打官司》,就被认为是丑化了中国人。最新卖愚蠢、卖笑话的是著名主持人刘仪伟,请看他主动"献身"、现身说法:
刚开始讨论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制作人曾经有个想法,他说反正是刘仪伟主持这个节目,不如把他的名字也加到节目名字里,叫《刘仪伟夜谭》。这样大家好记,也显示我们以人为本的思想。刚开始我觉得,哟,这好啊,这是种荣誉啊。直到有一天我去了一趟节目组,广告部正在和客户洽谈节目的冠名权,我一听到那两个客户的产品名字,把我吓坏了。要按他们的意思,以后开场白极有可能得这么说: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极人刘仪伟夜谭》,这个还凑合。还有一个得这么说: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护舒宝刘仪伟夜谭》,我这就算完了。广告部的同事看我面色不好,心情沉重,说那不如换一个外国客户,就避免中文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意思。后来他们说了,他们争取去搞定全球最著名的企业来给节目冠名,我一听,什么叫外国话就没有歧义啊,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啊。大家听这开场白:大家好,欢迎来到《微软刘仪伟夜谭》。我的天,还不如前头那两个呢。
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可笑的"娱乐至死"的时代,大红大紫的电视节目"康熙来了"卖的是"恶搞"、犯贱,"超级女声"卖的是走音、走调……在"百度"搜索一下,关于"芙蓉姐姐"的网页竟然多达100多万个……以前人家忧国忧民,常常感叹:"世界这么乱,小女子怎么混啊!"现在我们要忧国忧民,只能说:"小女子这么乱,世界怎么混啊!"牢骚发完之后,仔细想想,我没有托蒂、韩乔生、吴宗宪、刘仪伟、"芙蓉姐姐"和"某某大帝"他们那么好命,连愚蠢都可以卖钱,那我只好卖弄一点小聪明,并且倚老卖老啦!
不吹的喇叭会变成痰盂
最恐怖的求婚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营销全凭一张嘴》,它探讨的是口碑营销。但我认为,"营销全凭一张嘴"的真正意义在于"故事营销"。
故事的力量是伟大的。据说,深圳著名电台主持人胡晓梅,在她事业的顶峰时期,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追求者疯狂的举动。她在《求爱也疯狂》中说:
"我遭遇过最恐怖的求婚是在电台三楼,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从后面抱住我,在耳边哀求:嫁给我、嫁给我。我殊死挣扎、拳打脚踢,两人纠缠着滚下楼梯。那是夏天,穿着薄薄的衣裙,就这样亡命表演般在石阶上翻滚下去,胳膊和腿上立刻划出一道道血痕。不过那会儿完全感觉不到疼,只顾着喊救命。那声音凄凉尖厉,穿过夜晚空荡荡的楼道,宛如女鬼夜哭,自己听见都头皮发麻。"
"那一年我24岁,主持《夜空不寂寞》两年。自此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下班都从后院爬栏杆,以避开可能在门口的埋伏。这么多年来,我感觉自己像只耗子,半夜里偷偷摸摸,可总还会遇到猫。有一次刚跳下栅栏,就有一个人横了一把雨伞在我面前,长发下看不清面容,只听他冷冷地问道:'请留步,是晓梅小姐吗?'我魂飞魄散,几乎要叫大侠饶命。"
胡小姐的口才和文笔都非常好。故事的真实性如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我们不管,没有必要管,也管不着。但确实令我们印象深刻。因为在扬扬自得的笔调下,故事实在娓娓动听。这是不折不扣的"故事营销"--套用汪中求的书名就是《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如果有一天你成名、成功了,也会有你的大量故事流传,甚至有各种版本--官方版本、江湖版本等等,就像米卢和女记者的"零距离"的故事。你也大可以编造或者捏造一些自己的传奇故事,就像写小说一样写自己的传记。甚至把别人的故事改编成自己的故事--我就碰到过别人把我的故事改编成他的故事的事,但我从来不点破,我有恻隐之心和好生之德。
生命经常是灰色的,成功经常是枯燥的,只有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啊!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提升自己的传奇性,来加强自己的说服力,来激发别人的想像力。
ZIPPO打火机化身万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一些有名的地方,总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出现过,他们总有一些故事,有真有假。我发现,很多所谓的旅游胜地明显胡编乱造,编了很多故事来糊弄游客。
很多公司靠讲故事来卖产品,特别是ZIPPO,它拟人化的故事营销空前成功。长久以来,"ZIPPO和鱼"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一位渔夫捕到了一条大鱼。在清理鱼内脏的时候,他发现一只闪闪发光的ZIPPO打火机赫然在鱼的胃中。这只ZIPPO不但看上去崭新,而且一打即燃,完好如初?选
在南越战场上,美国军士安东尼左胸口受到枪击,子弹击中了置于左胸口袋的ZIPPO打火机,机身一处被撞凹了,却保住了安东尼的命。战后,尽管ZIPPO公司期望他能将打火机送来维修,但安东尼却视它为救命恩人,不仅慎重收藏,更希望永久保存它那受伤的机体。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ZIPPO随着美军战士和JEEP走遍了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在那严酷的战场上,在那百无聊赖的、可能等不到天亮的深夜,士兵们用ZIPPO来点火取暖,照明写价值千金的家书,还有些人竟然用ZIPPO和一个空钢盔做了一顿热饭。看来,他们几乎可以用ZIPPO来做任何事情?选这些广泛流传的故事,将ZIPPO化身为"救命恩人"等英雄角色,无不是对ZIPPO品质最好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