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改变了,"说法"就会跟着改变。说自己"胡说"的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几乎每一个人说的话都不能当做真理,充其量只是"局部的真理"。是啊,人家信口开河随便说一句话出来,你就信以为真,这不是太天真了吗!
说服力的秘诀之一:说话可不要太随便,要特别重视一句话的重点所在。
你真的会说话吗
有的人吃了几十年的饭,却根本不会吃饭--饮食不均衡,病从口入,吃出很多毛病来!有的人走了几十年的路,却根本不会走路--姿势不对,走出很多毛病来!有的人睡了几十年的觉,却根本不会睡觉--姿势不对,睡出很多毛病来了:噩梦连连!有的人做了几十年的人,却根本不会做人--良心不好,世界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更加糟糕了!有的人说了几十年的话,却根本不会说话--说不清楚自己的心思,说不明白事情的因果,说不到要害之处,说了半天人家根本就不爱听,说了千言万语根本就没有人要听,说得苦口婆心人家却根本记不住……讲了一辈子的话,100个人中可能只有一个人会讲话:说得生动、绘声绘色、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你,会说话吗?
会说话的人多强调正面。说话强调正面还是负面,效果绝对大不一样。比如孩子考了99分,正面的说法是:"真了不起,接近满分了,几乎是完美的。下次再努力一点,肯定更好。"负面的说法是:"怎么这么不小心,在这里丢了一分?"
"孩子,别把杯子摔了!"孩子的注意力就放在"摔"字上,脑子里想像的是杯子摔下来的图像,于是杯子摔下来的几率大大增加了。(正面的说法是"拿稳杯子"。)
"千万不要把球踢飞!"结果美国世界杯的时候,巴乔居然把点球踢飞了!将冠军拱手送给了巴西人。(正面的说法是"一定要踢进去"。)
"千万不要紧张!"结果注意力放在紧张上,就紧张得发起抖来!(正面的说法是"我越来越轻松"。)
会说话的人很少说"可是"、"但是",经常说"而且"、"同时"。
"你的成绩非常好,可是,上课的时候能不能安静一点?"(正面的说法是"你的成绩令人自豪,同时,如果上课能够安静一点就更好了"。)
"姚明赢得了比赛,可是最后一投没有进。"(正面的说法是"祝贺姚明赢得了比赛,比赛很精彩,而且,假如姚明最后一投进了的话,就更加完美了"。)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千万不要随便乱说话,乱给别人"贴标签"。如果你老说自己的孩子笨,就等于是"咒"他嘛,这孩子就会"如你的愿"越来越笨,他一生的前途就输在你的舌头上了!所以,要多说积极的话以鼓励自己和别人,既不费钱,又功德无量。
每句话都是咒语
语言和文字都有莫大的魔幻力量。一句话说出来,自然有它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存在。每一句话说出来,都会沉淀在自己或者别人的心底,甚至深入潜意识,总有一天会冒出来,成为暗示的力量。暗示就是自我说服。
佛家密宗认为:"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意思是一切声音都具有总持的咒语的力量。一个权威的医生和一个出名的巫师,都可以咒人于死地。医生对病人说:"你得了绝症,最多只有一个月寿命。"这个健康的"病人"真的可能会在医生预言的日期死去。巫师对仇人说:"我会作法咒你,你会在某时死去。"这个健康的"仇人"真的可能会"如愿"死去。医生和巫师的话控制了病人和仇人的心灵,病人和仇人不断暗示自己,自己杀死了自己。
既然不好的语言可以暗示出不好的结果,那么,好的语言就可以暗示出好的结果。我们要多用好运的词汇、好运的格言、好运的比喻、好运的口头禅:推销员每天念诵的真言是: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学生每天念诵的真言是:我会考第一!我会考第一!!幸运的人每天念诵的真言是:我越来越幸运!我越来越幸运!!我真幸福!我真幸福!!我的命真好!我的命真好!!
我们有时候不需要跟别人对话,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对话;我们有时候不需要说服别人,我们更需要的是说服自己。我们要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可以只说给自己听。智者说,把愿望说出来更容易实现。
说服力的秘诀之二:要把说话的重点多放在光明、积极的一面。
吃了一把雨伞
有一次,名作家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一尝有名的德国蘑菇,但服务员听不懂他的法语,他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而去。大仲马拈须微笑,自得其乐,他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字传神,但总算还有两下子!"一刻钟后,那个服务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拿了一把雨伞说:"先生,你需要的东西,我给你找来了!"
我也算是阅人无数,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爱说话的人、■的人还真是特别多--特别是一些小官僚,但真正会说话,"总算还有两下子"说话艺术的还真的很少。求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却是凤毛麟角。不会说话的后果很可笑!在你人生中想吃蘑菇的时候,可能却得到了一把小雨伞!
不要说艺术性了,很多人的话从来就没有说明白过!周杰伦的歌就很难听明白:《爱在西元前》听成《爱值十元钱》;"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听成"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碗面";"我留着陪你"听成"我流着喷嚏";"让我们半兽人的灵魂翻滚"听成"让我们半兽人吃完了别犯困";"再也没有纯白的灵魂"听成"再也没人崇拜的离婚"……哈哈!听都没听明白,更不要提"说服力"了。
同样一件事,怎么说出来,效果天差地别。为了同一件事,两个牧师去请教教皇。牧师甲问:"我在祈祷的时候可以吃东西吗?"教皇说:"绝对不可以!"牧师乙问:"我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祈祷吗?"教皇说:"你真聪明!不要停止祈祷,即使是在吃东西的时候,也要一直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