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活物:寻找生命真相的传奇旅程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50节:动态平衡(4)

  被摄入到老鼠体内的氨基酸(此处指亮氨酸)被进一步进行细化,重新分配,重构各种氨基酸,于是一个个氨基酸就构成了。那么,被不停分解着的与其说是氨基酸,倒不如说是它下一级别的分子。这简直太让人吃惊了!

  外界进入到老鼠体内的含重氮的氨基酸在被分解后进行重构,并遍布于老鼠身体各处。但是,用“遍布”这个词语其实是不准确的。为什么呢?

  这涉及一个“趋势”问题。

  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我们身体的表层,即皮肤、手指或头发等不停地进行着更新,但是,进行更新的绝不仅仅只是表层。我们身体的各部位,不仅包括内脏与组织,甚至连看上去感觉很稳定的结构,如骨头、牙齿等,其内部也都在不停地重复着分解与合成的工作。

  被替换掉的不仅有蛋白质,连我们的脂肪都存在动态的“趋势”。脂肪里面是不含氮的,于是,舍恩海默用氧的同位素重氧来对脂肪的动向进行观察。他在论文中这样写道:“我们猜想,(在需要能量的情况下)被摄取的脂肪都被燃烧掉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留在体内。但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是,即使动物的体重减少了,其消化、吸收的脂肪中的绝大部分仍存留在体内。”

  在这之前,我们都一直以为脂肪组织是个贮存多余能量的仓库。当能量过多时,就暂时贮存在它里面,不足的时候再搬运出去。而舍恩海默用同位素进行实验的结果则与这个猜想完全不同。在仓库的外面,在需要实现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的情况下,也会把贮存的能量搬运出去,同时又把新的能量搬运进来。脂肪组织里能量的转换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看上去就像旋风一样,所有原子都在生命体中流动着。

  我们一般在见到友人的时候都会说“你一点儿都没变啊”之类的话,而如果我们和对方已经半年或一年没见了,他看起来像另一个人了,我们就会觉得他“变”了。从分子层面上来讲,经过一段时间后,之前在我们体内的一部分原子或者分子现在已经不存在于我们的体内了。 说起身体,我们自身的感觉认为这是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单独的存在。如果从分子的角度来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我们的生命体就是一些高密度的分子的“积淀”,而且这些分子是以很快的速度进行更9 新的,这种更新就是“活着”。如果不能经常吸收来自外界的分子,那么,一部分分子排到体外后,这种状态就无法达到平衡了。

  假设当我们开始不吃饭后,没有来自外界的东西了,而我们的身体却还在不停地往外排物质,即使我们的身体想阻止这种收支不平衡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也无法阻止身体往外排物质的规律。于是,我们的体内就逐渐地失去了蛋白质,人就感到饥饿,严重时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人体感到饥饿,多半是因为能量不足导致了蛋白质的缺失。能量虽然可以贮存在体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饥饿程度,但是,蛋白质却是无法贮存的。

  舍恩海默把他的实验结果写成论文《身体构成部分的动的状态》。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只要一种生命还活着,那么,无论是生物体高分子,还是低分子代谢物质,都会不停地变化,这与营养学上的要求是没有关系的。所谓的生命,就是代谢的持续性变化,这才是生命的真正状态。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