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活物:寻找生命真相的传奇旅程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46节:原子爱运动(6)

  熵是表现杂乱状态的尺度。所有物理学上的过程都是通过物质的扩散,朝着熵最大的方向运动,从而达到均一的随机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熵增大法则。 不过,生物可以避免自己由于不能运动而陷入到“平衡状态”中。当然了,生物也会死去,这就是生命这个系统的死亡,是最大熵状态。但是,通常情况下,生物,尤其是人,要达到最大熵状态,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个过程远远比无生命的反应系统达到最大熵状态的过程要漫长。在这期间,生命可以成长,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可以从伤害以及疾病中得到恢复,然后继续成长。

  也就是说,生命是这样一种东西:现存秩序有能够维持其自身秩序的能力,并且还具有产生新的具有某种秩序的能力。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关于这个问题,薛定谔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但是,他做了如下预言:

  生命中肯定还存在迄今为止我们所不知道的统计学法则以外的其他原理。这种构造,并不是生命力这种非物理学上的超自然的构造。这是一种完全未被我们所认识的新构造,但是也应该遵循着物理学上的原理。也许这就跟只懂得蒸汽装置的技师才能发明电气发动机一样。技师把开关按下去,发动机就开始工作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认为是幽灵等东西在驱使它工作。技师把发动机分解开来进行研究,发现里面有很长的铜线成线圈状卷在一起,通过其旋转,就能跟蒸汽装置一样,产生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了。也就是说,发动机本身是未被我们认知的,但是所使用的原理应该是我们已经掌握的原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分析。技师应该是这么想的吧。

  与此同时,薛定谔还提出来另外一个概念——负熵。所谓负熵,就是指生命违背熵增大法则来构造秩序的一种方式。如果说熵是随机的尺度的话,那么负熵就是逆随机,即“秩序”。

  活着的生命一直都在不停地进行着熵增大。也就是说,一直都在靠近意味着死亡的这种熵最大的危险状态。为了不使生命陷入到这一状态中来,也即能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负熵——秩序。事实上,生命总是通过“吃”负熵这种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薛定谔曾经作过这么一个比喻,但它不只是一个比喻。

  事实上,高等动物的食物本身都有着相当高的秩序,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薛定谔认为,那些物质——或多或少包含着复杂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秩序井然的物质——作为高等动物的食物,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在这里,薛定谔犯了一个错误,他的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事实上,那些食物一旦被动物所利用,其秩序就不会那么高了。

  因为,生命并不是将食物中所含的有机高分子的秩序作为负熵的源泉的。在生命体的食物消化过程中,无论是蛋白质也好,碳水化合物也好,这些本来应该被包含在有机高分子里的秩序,都通通被分解掉了,里面含有的信息也一边被随意地抛弃,一边被漫不经8 心地吸收。至于原因,就在于秩序是别的生物的信息,对于生命体本身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虽说如此,薛定谔的思想里面,关于通过吃负熵来对抗熵增大这一部分,虽然还仅仅只停留在他的思想层面上,但这一观点的的确确是正确的。为了弄清楚这一观点的内涵,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和薛定谔同时代的另外一个孤独的已经不在人世的天才——舍恩海默。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