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去萨尔克研究所访学,在建筑物里面绕了一圈后,来到一个自助餐厅里休息。我坐下后,往旁边一瞅,就看到了克里克。他跟我隔着一个人坐着,静静地在那儿喝咖啡。餐厅里面,研究员们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谈笑风生,谁也没有注意到克里克。也许,这是他们对克里克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吧。
他在离开英国之前很久就移籍到了萨尔克。在那里,他开始着手他年轻时候的梦想之一——他希望能揭开人类大脑之谜。分散的神经是怎样协调工作的,即大脑的结合问题,这是个非常难的课题。对于揭开了DNA之谜的克里克来说,这又是一大挑战。这涉及生命现象里的同步调问题,即共时性,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说。
当然,我也没有和当时就在我身边的克里克说上一句话,但是我觉得跟他的邂逅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偶然的荣幸。2004年,克里克就是在这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伟大发现的内幕
那么,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吧。有一个事实我们需要注意,那就是,克里克在他的自传中,极力地避开了一些事情,而这对揭开螺旋结构至关重要。另外,书里还细致地描写了评价科学者的科学者们所设的陷阱。克里克在弗兰克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用了她所研究出的关于DNA的资料。
1952年,弗兰克琳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整理成年度报告提交给了英国医学研究机构。该机构是一个公开地为她提供科研经费的组织。作为研究者,弗兰克琳有义务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其汇报,然后该机构才能以此判断是否要继续为她提供经费,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做法。所以,弗兰克琳就很用心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详细地整理到报告中去。
但是,她所提交的报告,并不是什么学术论文,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通过什么专业科学者的审查,也无须进行发表。报告里都是一些未经发表的研究数据,拥有预算权的英国医学研究机构的成员们都能看到这份报告书。这就意味着,弗兰克琳的这份报告与研究论文一样,可能被那些专业科学者们看到。
在那些科学者们当中,有一个人叫马克斯?佩鲁茨。这个人是英国医学研究机构的成员,在克里克所在的剑桥大学研究所里担任克里克的指导员。弗兰克琳提交到英国医学研究机构的那份报告书,在到了马克斯?佩鲁茨那儿之后,又到了克里克那儿。于是,克里克得以看到弗兰克琳的研究资料,就这样,悄悄地,而且很顺利地就看到了。
这份报告书对于沃森和克里克而言,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不简简单单是一份数据,是经弗兰克琳的双手亲自测定出来的数值和解释,这跟战争的一方拿到了敌国的绝密档案没什么区别。这份报告明确记载了关于DNA结晶的分析数据,看到它,就能知道DNA螺旋的直径是多少,以及这当中有多少碱基成阶梯状分布。另外,报告书上还写着最关键的东西:“DNA的结晶结构是C2空间群。”
这就如同给克里克之前的猜测狠狠地泼了一盆凉水。所谓的C2空间群,是指构成DNA的两个单位必须方向相反,成点对称排列。7 之前,克里克一直以为血红素的结晶结构是C2空间群,他已经对血红素的结构研究彻底厌烦了。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