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沃森就开始若无其事地发表他的言论,他说,这是个一般人就能明白的道理,至于原因就在于,自然界所有的东西都是成对出现的。如此重大的发现就摆在眼前,却被自己就这么错过了,这让有着强烈自尊心的查戈夫懊恼不已。
生命的自我复制系统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我们再来作点儿说明。我们这里所说的A和T互相对应,是指它们之间在结构上形成了化学上的凹凸关系。C和G之间则是另外一种不同的凹凸关系。这种特异性,使这两条DNA链成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理解:
另外,DNA这两条链在成对出现的同时,还是螺旋状的:
但是,现在比起这个螺旋状结构来,DNA成对称结构出现这一事实显得更为重要。这在生物学上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它对于稳定4 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DNA的这种对称结构,如果有其中一组字母排列确定,那么另外一组的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这两条DNA链当中,无论是哪一条,即使有一部分缺失,也可以通过参照另一条来进行修复。
DNA在受到紫外线或氧化作用的影响的情况下,字母排列会受到破坏。即使ATAA这里如果缺失了部分文字,而与它相对应的TATT结构则依然保存完好的话,那么,所缺失的字母是可以得到自动恢复的。事实上,DNA一直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破坏,然后又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修复。正因为这样,生命中的DNA才可能一直保持成对的状态。其中的一条链,比如thisisapen中直接含有基因信息的那条链,即有义链,那么是这条链的替身(或者说是影子)的那条链,就是我们所说的反义链。
沃森和克里克在他们那篇有着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解开埃尔文?查戈夫法则的论文》的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一对称结构能直接进行自我复制。”
DNA有着可以相互进行复制的对称结构。这种相补性,不仅仅是指一条链对另外一条链的其中一部分进行修复,而是说,它自身还能够进行全体复制。如果我们把这个螺旋结构解开,那么就分成了有义链和反义链。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重新构造,使它们形成新的DNA链,即出现了有义链和以此为基础的反义链,以及原来的反义链和以此为基础的有义链,将它们进行合成,于是就出现了两对DNA双螺旋结构。只要存在其中的一条链,那么根据它的字母排列,就能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条链,而这条链的字母排列是天然生成的。
这就是生命的“自我复制”系统。一个细胞能进行分裂,那么,如果在它所分裂出来的两个子细胞上将DNA在每组上进行排列的话,生命就可以进行繁衍了。而这是从地球上有生命的38亿年起,就一直在重复的事情了。
在这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的生命,就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系统。而要使生命进行自我复制,就需要以DNA的美丽的双螺旋结构为载体。DNA的结构体现了它的机能。
DNA是怎样进行复制的
事实上,引起细胞内部DNA进行复制的,是非常复杂的连锁反应系统,是靠几十种酶和机能蛋白质来完成的。通常情况下,在生物化学的教科书里,仅仅关于DNA的复制结构就会有很长的一段说明。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