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0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10)

  事实上,对博弈论的理论研究也并非全部信赖于数学技术。博弈论中有一个分支被称为非数理博弈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C.谢林。谢林关于博弈论的著作,只有在早年的时候用到-些公式和图表,在后来的绝大部分论著中都不用数学。他于1960年出版的《冲突的战略》一书中没有数学符号、没有希腊字母,但该书被公认为博弈论的经典之作、对博弈论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首选读物。与其他博弈论学者以论文为主不同的是,谢林教授的写作以语言描述为主,很少采用令一般读者望而生畏的数学形式推导。他在使博弈论变得容易理解方面花了大量的心思,一改博弈论公理化论述的传统,而是从案例和故事出发,把博弈论介绍给经济学学子和其他领域的人们,并首创了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博弈收益矩阵,使得博弈论能够更容易地为没有数学基础的人轻松地阅读与掌握。

  ⊙托马斯·C。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托马斯·C.谢林1921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曾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谢林在经济和战略行为方面有很多重要的著作,其中1960年出版的《冲突的战略》对博弈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谢林的理论和思想不仅促进了博弈论的发展,还加速了它在整个社会领域的应用,从而形成了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因此他被看作是非数理博弈理论领域的先驱。他还用博弈论分析了二战后东西方的冷战,阐述了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危害性。谢林博弈论的一系列观点,对解决人类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2005年,谢林与奥曼(Robert J. Aumann)因在博弈论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冲突与合作的了解,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懂数学,虽然不大可能掌握博弈论中的一些技术性的概念和方法,但这对于了解博弈论的思想精髓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无大碍。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