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常对我们子女讲:“要让子女孝敬自己,首先自己要孝敬父母,言传不如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21年前,我也做了家长,在养育女儿的历程中,有艰辛、更有欢乐,逐渐懂事的女儿让我们其乐融融,这也许是家风吧。
女儿小时候,她会在母亲蹲着捡菜时,端张小板凳让母亲坐下,有时大人做家务冒出汗来了,她会拿块毛巾让你擦一下,这种“马屁”让我们尝到了为人父母的愉悦。在母亲的影响下,她喜欢唱歌,在爷爷奶奶做寿、父母生日之际她会在有氛围的情形下,友情献上一曲,为生日平添欢乐的气氛。个性张扬,善于表达又是女儿的特性之一,一些对长者的情感有时往往通过书面来表达。
我们仍保留她十年前“六一”儿童节时给我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爸爸:我很感谢你们为我准备了这样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我很高兴、很激动。然后,我想借此机会对你们说几句心里话。你们是否能让自己的子女学习负担减轻一些呢?总觉得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是那么地严格,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我不就是这样一只小鸟吗?” 在读高中时,女儿写了一篇题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想象作文,她把一周的每一天叙述描写得简洁生动,其中周五:“今天学校因为高三综合考试而调休,我一早就给爹妈烧好了诱人的早餐:煎蛋+拌面。‘嗯,味道不错。’‘对,比上一次有所进步。’‘女儿现在很孝顺嘛。’‘吃了女儿烧的早饭,上班更精神了。’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地享用完了早餐,乐滋滋地上班去了。”最后有感而发:幸福,离你不算远,但切莫“生在福中不知福”。抓住身边幸福的每一刻,你会觉得生活其实很精彩。
在她上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里,除了同她母亲每天通一次亲情电话,女儿仍保持给父母写信的习惯。女儿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每当我见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们,领着刚学会走路的女儿时,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内疚,我怎么没有珍惜那段时光,多陪女儿玩一玩呢?女儿确实长大了,更懂事了,为了表达对爷爷的爱,她在发表的《蕃茄娃娃的日子里》一文里,赞爷爷是那些日子中最温暖的光芒,要好好爱爷爷、疼爷爷,有爷爷的日子,我就有了整个天空。爷爷读了这篇文章,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现在一般的孩子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可女儿总是把父母的生日记得牢牢的,而且在父母生日之际总会创造些惊喜。
前年,她母亲生日那天正值周六,一大早她在苏州学校打来电话祝母亲生日快乐,并说学习紧张不能回家祝贺。可是到了中午,她竟手捧一束鲜花出现在家门口,让她母亲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冬季来临,母亲想买一条长围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利用课余时间买来棒针和绒线,亲手为母亲打了一条约有一米多长的围巾,让人送到母亲的手中。母亲拥有了女儿的温暖,女儿对父亲的感恩也绞尽脑汁,在第一学年把她通过努力学习拿到的1000元三等奖学金,拿出了其中的500多元为父亲购买了飞利浦全自动剃须刀,每当我剃胡须时,心里就有一种特有的满足感。
人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我要说:“女儿是父亲的小背心。”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