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我不知道我不开心”-谈谈家庭中的“否认”

作者:教育专家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9-03

17岁的小叶是一所高中的学生,她是那种很有艺术气质的孩子,在学校唱歌跳舞、表演节目,都少不了她。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开心的孩子,整天与艺术生活在一起,她自己也认为是这样。但是前一段,她患上了心理疾病。经过心理医生的指导,她终于认识到,爸爸妈妈整天向她灌输的“我们的家庭是最好的家庭,什么问题也没有”其实是假的,她说:“以前,我不知道我不开心。”这个案例是有代表性的。这个故事中小叶的家庭具有一种心理学中称之为“否认”的防御机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而小叶家庭的问题是被遮掩起来的。小叶的父母告诉孩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童话,孩子因为小,没有分辨能力,于是就将这个童话信以为真。可是否认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当家庭制造出的歌舞升平的假象幻灭以后,孩子就出了问题。许多家庭在否认问题的时候,都会觉得,如果把问题否认了,不仅欺骗了别人,而且连自己也欺骗了,自己也相信了自己编织的童话,相信家庭没有问题,孩子就更是如此。这样的家庭往往不允许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真实的体验,而是把孩子的体验“否认”掉,转而由父母告诉孩子“应该”感受到什么。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了,家长说:“你应该宽容别的小朋友。”孩子就会把自己真实的感受“气愤”掩盖起来,不去表达,时间长了,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到什么了。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否认”了,逐渐的学会用大人的眼光来思考,等孩子长大了,从小堆积起来的感受如果还得不到表达,还在沿用父母否认的防御机制,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我不知道我不开心”的否认机制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危害呢?如果一个家庭有一种否认的气氛,孩子会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的感受还是父母告诉她的要求;孩子会在生活中和学校中也否认问题,看不见自己真正的角色定位;严重的会像小叶一样,患上心理疾病。专家支招:1,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否认问题的防御机制,勇于正视家庭矛盾,家庭关系的真实特征要尽可能公开化,并且要和孩子分享关于家庭的感受。2,父母不要否认孩子的感受,遇到事情先要问孩子:“你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首先告诉孩子一堆父母认为“应该有”的感受。3,鼓励孩子在学校和别的同学交流,学习别的家庭的交流方式。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励志教育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