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运动计划的依据与实施

作者:中华养生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2-10

那么,制定运动计划的好处是什么呢?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科部阎守扶教授在这里给您解答这个问题。

设计运动计划的依据

首先是确定自己运动的目标成功的目标应该是,目标具有挑战性、可达性、现实性和专门性。确立目标的要点为:

初次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可以先从制定短期目标开始;要尽可能突出目标的专门性。例如提高800米跑的成绩或学会乒乓球的正手发球动作。

注意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体育运动内容。练习应尽可能更加全面地锻炼自己,不吃偏饭。

根据选择的运动内容、场地器材的条件、季节的特点,再按照自己的空余时间,制定出自己的运动计划。

做好运动的日常记录。记录自己的锻炼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例如可以通过记录自己体重变化的数据,就可以进一步分析讨论运动的效果。

运动计划的实施与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一个人的锻炼过程中,可以根据身体的适应和运动能力提高的情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身体的适应阶段。不同的人适应阶段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这一阶段身体会有各种各样不适的感觉,例如肌肉酸痛、疲劳、食欲下降等;

第二阶段是身体适应能力改进提高阶段。这一阶段身体的不适感觉逐步减弱至消失,完成运动时出现较前轻松的感觉,运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就是稳定维持阶段。这一阶段在完成相同运动负荷或同样的运动项目时,身体会出现“节省化”现象,身体的自我感觉和运动能力或技术动作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根据每一阶段的特点,选择或调整运动负荷,有计划、有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是达到锻炼目的的重要基础。具体讲,在实现运动计划的过程中如同登台阶上楼梯。每个台阶的高度可以视作为运动负荷,台阶的宽度则可看做是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计划就是在设计这个台阶、台阶的“高度”、“宽度”和台阶数。我们参与运动的人就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向运动计划所制定的“目标”的。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健身运动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