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泡沫

作者:雨的印迹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2-08

表情很丰富,内心却苍白。交往很频繁,朋友却稀少。圈子很热闹,生活却无聊。正所谓: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家里攒了几大本名片,翻一翻大都是陌生人。每周约会许多人,但没有一个是好朋友。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极少联系者占了大多数。

当月白星稀时,许多人的孤寂之情如水落石出。平日纷杂的往来,一经梳理全然变成陌生的过客。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城市文明里,安妮宝贝们直抵人心的小说才会有大市场。在她的《彼岸花》里,那个绢生成了许多城市男女的写照:常常日夜颠倒地加班,电话、电脑、传真、打印机等现代办公通讯工具维系着自己与社会的热闹关系。

正如小说所言,“商业社会,不进则退,一旦失去被利用价值,就是沦落。”所以,和绢生一样心怀恐惧的人们在日夜颠倒的工作秩序里停不下来,“某个时刻众人簇拥,繁花似锦,一层层退却后只余荒凉。”

人际交往在此刻的中国城市成为不断膨胀的泡沫,破灭之后,显露出来的是一座座千疮百孔的“城市孤岛”,所以绢生觉得“世界繁华依旧,却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

有人认为,像绢生一样选择自杀也许是城市心灵最后的救赎。显然,和日本上世纪高速工业化年代高自杀率一样,中国的城市心灵也正在经受着人际泡沫的考验。

笑容难掩寂寞的悲伤

已是午夜,床头的台灯发出昏黄的光线,电视是关的,空调也关着,房间里只有墙上的石英钟在嗒嗒作响。

姜华抱着手提电脑斜倚在床上,MSN开着,那些在线的头像可以让她得到一丝安慰。

她很少跟上面的人打招呼,即便偶有问候,她也只是简单回应。电脑对她来说只是工作和写东西的工具。MSN上的名单大部分是她在工作中的结识,从市长到电影导演、从消防官兵到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只联系过一次便再未谋面,有的甚至从未见过面。没有公务的理由时,她不知道该跟他们聊些什么。

年届30岁的姜华在上海电视台一个新闻栏目任记者,六年前,从中文专业毕业的她先是在这所城市的一家报社任职。工作中的交往让她结识了很多人,无事时,她会跟同在上海的大学同学聚在一起,生活忙碌且快乐。

姜华的家乡在陕西,她在家中最小,父母疼女儿,不愿意让她独自一人在外漂泊,便希望女儿回家,并为她在当地电视台联系好了工作。

从小听话的姜华顺从了父母的安排,在当地电视台一档新闻调查类节目作主持人。因为人长得美丽大方,头脑灵活,反应快,很受领导赏识。但每天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和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姜华开始怀念在上海时那种简单而充实的日子。回上海的念头每天都萦绕在她的心里,最终父母同意了她的要求。

现在,姜华回到上海已经两年了,独自一人租住着一间一居室。当初的那些同事和朋友早已在离开的时间里断绝了联系,大学期间的同学也已离开了上海。对她来说,上海成了陌生城市。

姜华很珍惜这次回上海的机会,为此她工作很拼命。栏目组要求每个记者一个月只需完成一个节目,而在2016年里,姜华的月均完成数量是1.5个。这种强度意味着她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同事们开玩笑地称她为“超女”。

每次出差回来,迎接她的,是满屋的灰尘和堆放在角落里的衣服。因为工作过于疲劳,姜华经常会感到心脏的悸痛,开始时是两三个月一次,现在越来越频繁,有时就发生在出差住宿的宾馆里。

突然间会觉得心脏停住了,一半的身体没有了知觉,这时候,姜华就挪下床来,拼命地跳,活动身体。她担心自己就这样留在了宾馆,没有任何人知道。

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姜华最近工作已经不那么拼命了。闲暇的时间多了起来,但她通常会呆在屋里,尽管认识很多人、很多同事,但她说,觉得自己没什么朋友。休息的时间里,她会在家洗那些换下来的衣服,打扫打扫房间,听着蔡琴或辛晓琪的歌。

半年前,姜华就想买一款数码相机,至今一直没买。

“工作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去,休息在家的时候又不愿意一个人逛街。”姜华说话的时候喜欢眯着眼睛笑,笑容里是难掩的寂寞。

独自回忆快乐的时光

每到夏天的傍晚以后,鞍山市的朱记大排档都热闹非凡。

刘正睿身处其中,一个人,两瓶啤酒,两碟佐酒的凉菜。坐上一个小时,然后回家。

这里曾是他和朋友吴为、董志军喝酒聊天的地方,三个人没事时就会聚到一块,去游泳、打游戏、看电影、在酒桌上互相笑骂。

但现在,只有刘正睿还留在这个城市。

鞍山,这个中国北方的钢铁之都,是刘正睿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出生于辽宁本溪的他考大学时,报考了鞍山钢铁学院,在那里他结识了来自武汉的吴为和大连的董志军,大学毕业后刘正睿到鞍山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

刘正睿在上小学时失去了母亲,爸爸带着他跟爷爷一起住。在上大一时,刘正睿的爸爸出了意外,躺在医院里生活不能自理。刘正睿和爷爷交替看护,爷爷白天,他晚上。

因为爷爷年纪大了,刘正睿就把爸爸转到鞍山的医院。

在那半年里,吴为、董志军和他一起,轮流到医院看护。朋友关系,在此时是非常真诚的。为了改善伙食,三个小伙子一同到工地打工赚钱。因为病房里热,董志军的后背还起了密密麻麻的热痱子,当董志军全然不在意地呵呵笑时,刘正睿的心里有些发酸。

大学毕业后,三人都留在鞍山工作。吴为去了电视台,董志军去了一家高中当老师。尽管因为工作交往,三个人拥有大量的人脉关系,但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只是他们三个在一起。

2016年初时,董志军辞去了工作,去了南方。临走前,哥仨儿在朱记喝了个酩酊大醉。次日起来时,两人已经不见董志军的身影。

一年后,吴为去了新西兰,离开鞍山前,哥俩又在朱记喝了很多的酒,旁边摆着一付空碗筷。

现在的刘正睿,每天的生活就是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回家之后要为父亲做饭。偶尔,他会到街边的小店里喝上一杯,包括在朱记。

虽然在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人,但不知为什么,刘正睿很难再与他们建立真诚的朋友关系了。工作的繁忙经常让他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问题,有时一出差就是半个多月,多年来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找。

有时在网上会碰到吴为和董志军,可欣喜之余大家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更多的时候,刘正睿还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偶尔想起过去三人在一起的时光。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恋爱物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