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员:毛远新传达毛主席的讲话后,你发言了吗?
姚文元:这个,在毛主席点名让我们几个人发言之后,我经过准备,也作了一次攻击邓小平副主席的发言,说反击右倾翻案风是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说邓副主席主要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不端正,反对文化大革命,所以才会积极支持右倾翻案风;我还说到邓副主席这种思想有历史根源,在"人大"报告中提出反对个人迷信,效果不好等等。我攻击的话还有不少,一时想不完全,我可以再想想,以后想起来再补充交待。
审判员:江青发言了吗?
姚文元:江青也讲了一篇,她的发言是激烈的,说前一时期为什么全国刮右倾翻案风,现在搞清了,风口就是邓小平;她还说为什么去年7、8、9月谣言那么多,现在也查清了,根源就在邓小平,他是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是谣言公司的总经理。
审判员:你和江青的发言是在什么时候?
姚文元: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就在毛主席点名之后不久,是在同一次政治局会上讲的。
审判员:张春桥、王洪文也发言了吗?他们都讲了些什么?
姚文元:张春桥也讲了一篇,现在记不起具体内容了。王洪文没有系统的发言,他有很多插话,也给毛主席送了好几批材料,如电影《春苗》的材料等等。
审判员:你接着讲吧。
姚文元:批邓刚开始我是没跟上去的,后来却是很积极的。这都是事实。对于我的错误,对党造成的损失,我都要继续反省。
被审人签名:以上记录我看过,补充说明附后。
姚文元(指印)
1980年7月25日
关于1976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姚文元从他的视角作了交代。列席会议的毛远新,在1980年8月3日,也作了交待:
1976年3月中旬,江青对我说,她找外省来参加打招呼会的人谈过(话),他们反映,到清华、北大去参观学习一下效果比较好。江青说:"两校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政治局的会却开得冷冷清清。应该请他们到政治局会上来介绍一下运动情况,可以面对面地批判邓小平。"
过了几天,在一次政治局会上,江青又提出:清华、北大是主席亲自抓的点,主席要中央机关、各省来参加打招呼会的人都去两校参观学习,他们反映效果比较好。政治局的同志都没去过,建议请两校的同志到政治局来,会后我把江青的意见报告了主席,主席也同意。
过一两天,谢静宜打电话给我,说市委通知他们作准备,中央最近要听一次两校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情况的汇报。我对他(她)说,这是给你们一个机会,可以面对面地批判邓小平,你们要认真准备一下。
3月下旬一天政治局会上,清华、北大来的几个人对邓小平同志进行了面对面的批判,用恶毒的语言进行了诬陷、诽谤。中间江青还作了一些插话,煽风点火,无限上纲。事后,我把这次会议情况报告了主席,我还向主席诬(告)邓小平同志的态度不好,说他一句话不说,最后连个态度也不表。
对于列席1976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迟群、谢静宜,中共清华大学党委在1980年8月20日作了如下揭发,从中也可以看出会议的若干情况:
2月6日,迟群在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第五次点名批判了邓小平同志。他还别有用心地提出一个"以邓小平为首的翻案集团",接着狂叫:"宁可掉脑袋也要一斗到底。"
3月3日,毛主席亲自批发的中央五号文件明确指出:"不要层层揪代理人。对犯有错误的同志不要揪住不放,不要一棍子打死。"迟、谢公然对抗,叫嚷:"这是与清华唱对台戏!"并于3月22日,在校党委书记碰头会上抛出了"揪一层人"的反动口号。他们说:"搞右倾翻案不只是邓小平一个人的问题,和邓小平共鸣的,差不多的闹得凶的有一层人。""这一层人不是一般的干部。"并扬言"要通过批邓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很明显,他们所谓的批邓其罪恶目的是要打倒中央和地方一大批党政军负责同志,推翻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人帮"及毛远新于3月24日晚,秘密指使迟群、谢静宜一伙准备到政治局,"面对面批判邓小平",狂妄叫嚣要给政治局"透点新鲜空气"。谢静宜连夜赶回清华,召集张凤瑞、荣泳霖、夏镇英、周家悫及党办副主任吴敏生进行部署。
3月25日上午,迟、谢又召集他们几个人,并加上胡健,进一步密谋策划,确定由周家悫主讲,其他人插话,并规定了每人插话的内容。迟群鼓动说:"中央要我们去汇报,就是要同邓小平一类修正主义大官们作斗争。""谁也不要怯阵,发言既要有分量,又要有质量,要讲出水平来。"迟群还授意"汇报的内容要以对外接待提纲为基础,把接待介绍的第三人称'他',一律改为'你','你是一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让你们一伙人死了心吧!'……"他还讲:"汇报时要考虑到还有一层人,要突出揭发、批判、剥画皮,重点是经济问题和经验问题。"迟群还导演说:"主要由你们讲,我们俩见机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