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秘书沈少良说:
"王洪文到北京后,生活上已有补贴,但他还每年数次向上海大量要钱,每次三百五百甚至上千元。……
王洪文的小兄弟,一来北京,他立即要人用专车接到他的住地吃喝、密谈,这已成为惯例。对安插在北京的小兄弟,也经常用请客送礼等手段,进行阴谋活动。王洪文在住地请客,用的都是高级酒、菜、烟、茶,但他感到还不阔气,就到大饭店设宴招待,中国菜吃腻了,还要做外国菜。他这些小兄弟经常比谁被请的次数多,吃得高级,谁最受王的信任。……"
当笔者访问王洪文的贴身秘书廖祖康时,连他也摇头:
"当时,我也悄悄地、转弯抹角地劝过他。我觉得,他作为党中央的副主席,弄了一辆摩托车嘭、嘭、嘭骑着玩,他在钓鱼台骑,在中南海骑,那影响多不好。还有半夜兴师动众去打猎等等。我当时是从维护他的声誉来劝他的。可是,他连我的话,也听不进去。他完全不像刚去北京时那样谨慎。他放纵自己。当然,我也知道,他当时心境不好,闲得无聊--这对于外面的人是很难理解的,以为他是副主席,一定忙得很。其实在邓小平、后来华国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期,王洪文很闲。他自己心中明白,毛主席对他已不信任了……"
王洪文的警卫和两位秘书的回忆,翔实地勾画出当时王洪文的处境和生活。他刚进中南海的时候,连咳嗽都轻声轻气,现在已满不在乎,姿意玩乐了,完全显露了"造反司令"的本色原形!
真是历史的巧合,1975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张春桥望着散发着油墨气味的中共中央1976年一号"红头文件",嫉愤、懊恼、沮丧、报复之情交织在一起,咬牙切齿写下这样的《有感》:
又是一个一号文件。
去年发了一个一号文件。
真是得志更猖狂。
来得快,来得凶,垮得也快。
错误路线总是行不通的。可以得意于一时,似乎天下就是他的了,要开始一个什么新"时代"了。他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人民是决定的因素。
代表人民的利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站在先进分子一边,就是胜利。反之,必然失败。正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976年2月3日有感
就在张春桥写下《有感》之际,上海发生了一桩真实的笑话:
张春桥的爪牙,如同张春桥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张春桥的心思。"一号文件"下达之际,有人在上海街头贴出大字标语:"坚决要求张春桥当总理!"
在那种铅云低垂、寒风刺骨的年月,上海人居然也充满幽默感。乘着大字标语糨糊未干,一位小伙子悄然把"张春桥"三个字撕下来,贴到标语前面去。于是,大字标语成了:"张春桥坚决要求当总理!"
多少行人驻足街头,看着这条妙趣横生的大字标语。虽然个个强忍着笑,可是,一回到家里,作为"特快消息"传播,个个笑出了眼泪!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江青要做"没有戴帽子的皇帝"
1976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这次会议称"转弯子"会议,第一次把"批邓"公开化了。
在这次会议上,传达了由毛远新整理的《毛主席重要指示》。这些指示,据云是毛泽东在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的多次谈话。
毛泽东说:
"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
"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邓小平"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
对邓小平"批是要批的,但不应一棍子打死"。"还是人民内部问题,引导得好,可以不走到对抗方面去。" (注:均引自《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要求人们认真学习《毛主席重要指示》,好好"转弯子"。
华国锋说:"毛主席说,错了的,中央负责。政治局认为,主要是邓小平同志负责。""深入揭发批判邓小平同志的修正主义路线","在揭发批判过程中转好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