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耿金章又一次被王洪文派人绑架,抓到浦东去。消息传出,耿金章那"二兵团"的常委范建华坐小轿车赶去,说是"市革委"要开紧急会议,耿是委员,务必出席,这才把耿拉上小轿车溜走。耿金章躲到上海漕河泾的上海第八人民医院里,伪装成病人,这才把王洪文派来追捕他的人甩掉了。
王洪文三抓耿金章的消息,传入张春桥耳中。张春桥劝王洪文对耿金章实行怀柔政策,给他一官半职,不要弄得太僵。
王洪文听从了张春桥的意见。于是,从1968年11月起,耿金章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科技组里弄到一官半职。
耿金章对王洪文毕竟耿耿于怀。到了1971年5月,王洪文把耿金章"下放劳动",让他回上海纸浆厂去。
1973年初,在落实"老造反"政策时,张春桥说了一番话:
"耿金章的错误是严重的。他主要是犯了像王明、陈独秀那样的分裂主义的错误。这几年,他通过劳动、学习,对自己的错误已有所认识。他属于'知名人士',不用不行。……"
好在王洪文已在中央立足,小小的耿金章再也构不成对他的地位的威胁。于是,给了耿金章以"上海市总工会委员"的头衔。
这时的耿金章,早已失去当年与张春桥、王洪文对着干的那股犟劲儿。
1973年4月23日,耿金章给王洪文、王秀珍写了一封充满忏悔之意的信:
洪文、秀珍二同志:
你们好。上海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又一伟大胜利。
这次我能参加大会,并作为上海市总工会第五届委员候选人,内心感到十分激动。回顾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不少错误,辜负了党和群众对自己的希望……
为了今后更好地干革命,恳切地希望洪文同志、秀珍同志在百忙中能接见我一次,并严肃地帮助我,指出我的缺点和错误,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少犯错误或不犯大错误。
战友 耿金章
1973.4.23.
人是会变的。这时候,耿金章眼中的王洪文,已是"中央首长";这时候,王洪文眼中的耿金章,只不过是条可怜虫。"胜者为龙,败者为虫。"成"龙"的王洪文,哪里还愿"接见"那"虫"一般的"战友"耿金章!
这年11月,耿金章又写一信:
春桥、洪文、秀珍同志:
你们好!
11月2日春桥同志的讲话,对我触动很大。有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反复对照自己、检查自己,思想斗争很激烈。首先体会到毛主席和市委领导对我们新干部的关怀爱护,心里感到十分温暖。……
张春桥用红色铅笔,在耿金章的信上写下批示;
"请秀珍同志告耿,信收到,希望他说到做到。"
如此这般,耿金章这位"知名人士",成了王洪文的"统战对象"。王洪文给耿金章安排了一个"七品芝麻官":上海市轻工业局基建组副组长。
此后,王洪文倒常常提到耿金章。他抽着烟,以一种傲岸的神情,谈论耿金章。王洪文把耿金章树立成一种特殊的典型,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因为他作为"接班人",正需要耿金章这样的特殊典型,来证明自己正是具备了毛泽东所说的接班人的条件:"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原来,耿金章成了王洪文的"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泽东"打招呼"反击"右倾翻案风"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毛泽东常常这样问毛远新。八十二岁的毛泽东,已经老态龙钟。再也无法巡视大江南北,再也不能登上天安门城楼"挥动巨手",就连会客也很少了。毛远新的汇报,成了他了解政治动向的重要途径。
毛远新来到毛泽东身旁,开始向毛泽东"吹风"。
毛远新说:"感觉到一股风,比1972年借批极左而否定文化大革命时还要凶些。""担心中央,怕出反复。"
毛泽东最看重"文化大革命"。谁想否定"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寸步不让的。毛远新"吹"的"风",正是毛泽东最为担心的事。他曾说,一生只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他以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是他在马列主义理论上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把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成果"整掉了。毛泽东无法容忍了!
毛泽东当即对毛远新说,有两种态度,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