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70节:与邓小平对着干(30)


  上海国棉十七厂高顺兴、王树理、曾勇同,曾揭发过王洪文炮制《大事记》的经过:

  "王洪文为了篡党夺权,亲自策划编写了《上棉十七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事记》,为自己树碑立传。

  "1974年1月9日,他在北京接见厂党委副书记董秋芳时,一再夸耀自己对十七厂文化大革命所起的作用。并说他'一有空就回忆这些事情',要董'把十七厂的文化大革命好好总结一下'。董回沪后,即将王洪文的黑旨意向厂党委作了传达。同年12月,经王洪文同意,抽人着手编写《大事记》。(注:1974年12月9日,董秋芳、孙一中、周彦朋、尹家龙、刘荣根等召开会议,安排三人写作班,编写《大事记》。)

  "1975年8月,王洪文来上海时,又催促此事。10月底初稿完成,即送王审查 (注:《大事记》初稿于1975年11月4日由廖祖康交给王洪文。11月5日,王洪文把《大事记》看了两遍。) ,王看了以后,第二天立即召集董秋芳等人(注:即1975年11月6日,王洪文在上海东湖宾馆召见董秋芳、孙一中、张元启。) ,一开始就说'我昨天一连看了两遍,很受教育。'接着他又提出:'《大事记》中人名不要太多,一般人只要一般提一下就可以了。'可是他自己的名字出现了近二百处却一声不响。还提出1966年6月19日他在保卫科同厂党委发生冲突'要详细记载对今后是有好处的',又说'十七厂夺权日期由1967年1月29日改为1966年11月4日,捏造十七厂是全国最早的夺权单位,拼命为把他自己塑造成'一月革命'夺权最早发起人制造'依据'。他还交待:搞《大事记》的事'千万不要传出去,要保密'。

  "王洪文在这个《大事记》中把自己打扮成所谓的'革命左派'、'优秀的共产党员',把他写的大字报吹成是'马列主义的大字报',推动了十七厂'群众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大事记》中说什么'王洪文的一席话,使得同志们增强了斗争的信心,觉得眼前的道路又宽又亮了'。还说王洪文到了三十棉纺厂一次,这个'三十厂的文化大革命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指王洪文1966年11月应王秀珍之邀去上海国棉三十厂介绍赴京串连情况。) 等等。王洪文甚至编造了自己'为了迎接更大的斗争风暴,更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样一来,这个不学无术的政治流氓一下子就变成了所谓的'工人领袖'……"

  这份《大事记》经王洪文审定,曾打印过。后来为了"保密",又一一收回,销毁,只剩下两本。

  在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来之后,王洪文的亲信曾打算把那两本《大事记》"塞进铁管,两头焊死,埋到地板下或黄浦江防汛墙内,永久保存"。

  本书作者在上海国棉十七厂终于见到了这藏之密室的《大事记》。王洪文精心炮制的《大事记》,成了作者写作《"四人帮"兴亡》时的重要采访线索和参考资料。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王洪文重逢"小兄弟"

  在上海"调查研究"的一百多天,朝朝夕夕,王洪文和"小兄弟"们"酒肉穿肠过",喜相聚,庆高升。

  鸟枪换炮。今日的"小兄弟"们,来来去去,轿车进,轿车出,个个都成了"领导干部"。

  当年,在"安亭事件""胜利"之际,王洪文已夸下海口:"我当上市长,你们也弄个'长'当当!"如今,王洪文成了党的副主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小兄弟"们怎不攀着高枝儿向上爬!

  就在王洪文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之后,在四届人大召开之前,王洪文就叮嘱过王秀珍、金祖敏:"选拔一批工人出身的新干部。"

  1973年10月,根据王洪文、张春桥的"指示","上海市委工农兵干部学习班"开办了。这个"学习班",是为了向中央"输送"干部而准备的。

  1974年3月,王秀珍去北京,王洪文叮嘱她:"上海要尽快物色二十名年轻干部,分别担任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公安部、商业部、建材部、邮电部、中组部、卫生部以及《人民日报》的领导工作。"

  哦,"造反司令"成了副主席,他的"小兄弟"们都要弄个部长当当了。

  "小兄弟"们当然很起劲。王洪文说是要二十名,而上海市委组织部在1974年4月底上报给王洪文的中央各部长备选名单上,开列着八十八名!

  1974年10月,王洪文明确地告诉上海:"要准备把上海的中委都调出来!"

  于是,一张由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拟定的名单,终于在1974年12月31日上报王洪文了。

  在这张名单中,内定了"上海牌"的部长或副部长的人员:万桂红去中组部,杨佩莲去团中央,冯品德去全国海员工会,陈佩珍去商业部,秦宝芝去建材部,王东亭去邮电部,沈鸿、张秀清去文化部,吕广杰、姚福根去六机部,陈杏全去冶金部,张国富去水电部,汤凯臣去轻工部,周宏宝去《人民日报》社,朱栋去交通部,王桂珍去卫生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