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67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7)


  1951年,朱丹华到北京开会,把毛远新也带往北京。会议结束后,朱丹华带毛远新进中南海看望毛泽东。

  朱丹华对毛泽东说,毛远新想在北京上学。这样,毛远新就来到毛泽东身边。

  毛远新比李讷小半岁,他们一起在北京上育英小学。毛泽东、江青待毛远新如同己出。

  1954年,毛远新小学毕业,考入北京一○一中学。

  1960年,毛远新上完中学,由于学业优秀,学校打算保送他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毛泽东听说此事,摇头道:"保送,不算本事。"

  毛远新当即说:"那我就去考。你说什么大学难考,我就考什么大学!"

  毛泽东笑道:"要么北大,要么清华。"

  毛远新说:"我就考清华!"

  果真,毛远新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

  毛远新在清华大学学了一个学期,对毛泽东说:"我的许多同学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也喜欢那里。我想转学到那里,好吗?"

  毛泽东同意了。

  从此,毛远新转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每逢寒暑假,毛远新回到毛泽东身边。

  1964年暑假,毛远新在中南海住。毛泽东和他如同父子。7月5日,毛泽东和毛远新谈话。事后,毛远新追记了这一次谈话。1964年11月9日,高等教育部转发了《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从此毛远新闻名全国。

  《谈话纪要》中有毛泽东关于教育问题的意见: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你们学院应该去农村搞'四清',去工厂搞'五反'。阶级斗争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

  1965年,毛远新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接照毛泽东谈话的精神,他到防空导弹三营一连当兵。

  不久,"文革"开始。当时规定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回校参加运动,毛远新也就回校。

  在"文革"中,《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被红卫兵作为传单广为印行,毛远新的身份也就广为人知。

  1968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毛远新出任副主任。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政治部副主任。

  毛远新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在家中,江青喊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而毛远新则喊江青为"妈妈"。

  毛远新在政治上紧跟江青。

  一是在1973年各大学恢复招生时,张铁生交了白卷,却被毛远新封为"反潮流英雄"。

  二是创造了"朝农经验"。"朝农"即朝阳农学院(前身为沈阳农学院),实行"开门办学",在1974年被树为全国"教育革命"的"先进典型"。

  1975年9月,毛泽东病情加重,言语不清,毛远新当"联络员",一下子就掌握了发布"最高指示"的大权。

  1980年7月25日,姚文元在秦城监狱第一审讯室对江青和毛远新的密切关系所作的交待,说得十分清楚:

  姚文元:另外,我再补充一点,在批邓中毛远新是起了很坏的作用的。

  审判员:毛远新是怎么参加政治局的?

  姚文元:毛远新是以毛主席的联络员的名义列席政治局会议的,但他又不像是联络员,他的每次发言都成了中心调子,每次传达毛主席指示之后,都有他自己的解释,而且还说毛主席同意他的看法。这就超过了联络员的职责,这也说明当时党内生活极不正常。批邓时,他经常跑到江青身边商量一些事情。江青对毛远新也是没有什么顾虑的,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听说毛远新是由江青扶养大的,感情很深,江青喜欢叫毛远新乳名"小豆子",毛远新也一直称江青"妈妈"。有一次开会时,江青得意地说:"远新也当了几年省委书记了,政治局会上我叫他同志,他叫我同志,回到家里爱叫什么就叫什么。"

  审判员:毛远新和江青的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知道哪些?

  姚文元:江青讲毛远新是孩子一类的话,是在政治局会上说的。另外我听王秀珍说过,毛远新的妻子是王洪文介绍的,原来是上海国棉十七厂的一个工人。我觉得这都不是很正常的现象。

  审判员: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处心积虑地要第二次打倒邓小平同志,目的是什么?后果是什么?这是什么性质问题?

  姚文元:这个,我也不知道。"四人帮"反对邓小平副主席有很复杂的历史背景,也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当时毛主席还健在,邓小平副主席主持工作,很多问题毛主席是支持他的,怎么会在毛远新汇报后一下子转过来了?没有人解释过,我也有这个疑问,但找不到答案。我一直有个感觉,觉得毛主席是不是在培养毛远新。这完全是我的一种感觉,错了是我的一种感受,错了完全由我个人负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