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35节:末日的疯狂(19)


  这篇"帮文"还杀气腾腾地写道:

  任何修正主义头子胆敢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针,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不言而喻,这"修正主义头子",指的就是华国锋。

  这篇"帮文"见报的当天清早七时,正在熟睡的华国锋被秘书喊醒,告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骑自行车赶来,有急事报告。

  李鑫紧急求见华国锋,就是把刚刚出版的《光明日报》送给华国锋。

  华国锋一看"梁效"的这篇《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便明白"四人帮"已经箭在弦上。

  李鑫还报告一个重要信息:昨天,江青几个人在钓鱼台吃饭,把他也请去。席间,江青问起毛远新,从东北调来的部队已经到达哪里。

  由于李鑫在这关键时刻向华国锋通风报信,所以后来李鑫受到华国锋的重用。

  关于李鑫在粉碎"四人帮"时曾出过力,原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也曾这样谈及:

  "在毛泽东逝世后,叶剑英实际上负有'特殊使命'的重任,他身居西山,不露声色,伺机而动。华国锋与'四人帮'则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火并迟早要发生,除非华国锋甘愿臣服于'四人帮',但华国锋并不想臣服而想有所作为。在华国锋左右,此时首先向华国锋建议'先下手为强'的是一个名叫李鑫的人……" (注:吴江:《十年的路》,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6年2月第2版,第9页。)

  华国锋立即给叶剑英打电话,说是有要事商量。

  其实,叶剑英虽然住在玉泉山,也已经接到部下的电话,报告今天《光明日报》上的异常动向。

  于是,在这天夜幕降临之后,叶剑英驱车前往北京城里东交民巷新八号院子。那里原本是西哈努克的住处,如今华国锋住在那里。

  叶剑英在这关键时刻,赶来会晤华国锋。

  本来,华国锋是想过了10月9日--毛泽东去世一个月忌日之后,再对"四人帮"动手。可是,《光明日报》上的"帮文"表明,一场恶斗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叶剑英以为,必须"快打慢"。

  历史的车轮毕竟无法逆转。"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了十年,"四人帮"气数已尽,濒临覆灭的时刻了。

  "舆论总管"在覆灭前夕,一边指令全国各报转载《光明日报》在10月4日发表的"帮文"《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一边又在一篇经他三次审改的更恶毒的黑文上,写了如下"批示":

  "10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见报。"

  可是,这一回"舆论总管"的指挥失灵了。10月8日,《人民日报》并未在头版头条发出那篇文章。

  因为就在姚文元写完那条"批示"不久,一副锃亮的手铐,咔嚓一声,铐在他的手腕上。

  那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天--1976年10月6日。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马天水满心狐疑飞往北京

  1976年10月7日,当胜利的曙光照耀着华夏大地,人们从睡梦中苏醒,还不知道中国这艘巨轮已驶入新的航程。

  叶剑英和他的战友们不露声色,因为在这个时候燃放庆贺的爆竹尚为时过早。

  他们把目光投向上海--这座尚处于"四人帮"余党手中的中国最大的城市。

  10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依然保持着"姚文元风格",送往千家万户。头版头条登着:《继承毛主席遗志的最好实际行动--上海市掀起群众性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这是一篇吹捧"基地"的报道。二版的通栏标题为《深入批判邓小平授意炮制的〈论总纲〉》,刊出梁效的长文《〈论总纲〉和克己复礼》。"梁效"(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写作组)乃是"帮秀才"。"帮秀才"写的"帮文"照登不误,似乎一切"正常"。……人民日报如此,全国所有的报纸、电台也如此,没有透露半点风声,谁都不知道6日午夜爆发的那桩惊天动地的壮举--尽管在逮捕"四人帮"之后,北京卫戍区部队已顺利地接管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安部。当年"杨、罗、耿"兵团的那个"耿",即耿飙,曾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此刻奉命接管了姚文元那一摊子舆论机关,但在舆论上仍保持沉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