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26节:末日的疯狂(10)


  报道引述清华大学政治理论组中年教师黄安淼的发言:

  "敬爱的毛主席,您临终教导我们'按既定方针办'……"

  报道又引述清华大学工宣队员王玄元的话:

  "毛主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我们党不变修、国不变色考虑方针大计。毛主席的嘱咐永远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其实,这些在基层工作的人,未必说得出这样的话,很可能是"四人帮"手下的那些秀才们借这些人之口,通过《内部参考》,制造"临终嘱咐"的舆论气氛罢了。

  也就在9月17日,上海的《解放日报》第五版,在"遵循毛主席的嘱咐按既定方针办"的通栏标题下,用了四个醒目的标题: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坚持与走资派作斗争"。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认真学习,深入批邓"。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解放日报》,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而当时的上海是"四人帮"的"基地"。正因为这样,《解放日报》紧跟"四人帮",把"按既定方针办"宣传为追悼毛泽东的最重要的主题词。

  于是,叶剑英又一次提醒华国锋。

  叶剑英向华国锋指出:

  第一,华国锋过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曾经传达过,在1976年4月30日毛泽东在会见新西兰总理马尔登之后,华国锋向毛泽东请示工作,说及有几个省形势不大好,毛泽东亲笔给华国锋写了"照过去方针办"六个字。如今被改成"按既定方针办",六个字中错了三个字;

  第二,有人已经在说,"按既定方针办"是毛泽东的"临终嘱咐"。其实,这不是毛泽东的"临终嘱咐"。因为4月30日距毛泽东去世还有四个多月,那时毛泽东还在会见外宾,怎么能说是"临终嘱咐"?

  经叶剑英这么一提醒,华国锋开始注意这件事--本来,他以为"按既定方针办"和"照过去方针办",意思差不多。

  由于华国锋开始注意这件事,所以他在9月18日追悼毛泽东的大会上致悼词时,就没有提到"按既定方针办"。也正因为这样,站在他一侧的王洪文,显得焦躁不安。

  后来,在1980年7月9日,王洪文在接受最高法庭的审讯时,作了这样的交待:

  在我的印象中,"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可能是张春桥加的。因为在这之前,他曾对我说过:他最后一次见到主席时,主席拉着他的手低声说:"按既定方针办"。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我也不清楚。

  这就是说,"照过去方针办"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其实不是按字面解释这两句话本身的含意有多大区别的问题,而是毛泽东究竟对谁说的,亦即涉及毛泽东要谁接班的这一重大问题!

  张春桥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毛泽东去世前四天,即1976年9月5日。如果真的如张春桥所说的那样,毛泽东把"临终嘱咐"向他说了,那么毛泽东心目中的接班人不是华国锋,而是张春桥!

  只是张春桥最后一次见毛泽东时,除了张春桥和毛泽东外,并无他人。所以,毛泽东如何"拉着他的手低声说",连王洪文都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我也不清楚"。

  张春桥不仅对王洪文如此说,对姚文元也如此说。

  正因为这样,"舆论总管"姚文元对"按既定方针办"大肆宣传。1976年9月19日,新华社的电话记录上有这样的记载:

  文元同志电话:你们处理各省市在追悼会上的重要讲话、表态,不要怕重复。重要的都要写进去。比如,"按既定方针办"。凡有这句话的都要摘入新闻,没有者,要有类似的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