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去世后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便出现了争执。
会议讨论的议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毛泽东的治丧问题。
江青忽地打起横炮来:"今天的会议忽略一件头等大事,就是要继续批邓!这是主席临终前一再叮嘱的大事!"
江青这么一提,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马上表示支持。
华国锋显然感到为难,只得说:"对邓小平,当然还要继续批判,但目前需要马上研究的是主席的治丧问题……"
江青一听,极为不满:"对邓小平不能手软!我建议,政治局应该立即通过一个决议,开除邓小平的党籍,以绝后患!"
这下子使华国锋更加为难,因为毛泽东生前说过,"对邓小平保留党籍,以观后效",怎么可以违反毛泽东的指示?可是,他又不便于拿毛泽东的指示,跟眼前这位毛泽东夫人顶撞--因为江青也知道毛泽东的这一指示。
毕竟叶剑英年长,富有经验,说道:"江青同志,请你放冷静一些,好不好?毛主席走了,我们都很悲痛。毛主席的丧事是国丧,一定要安排好。现在我们要办的事情很多,但是第一位是治丧。毛主席不在了,我们处在最困难最严峻的时刻,在这种时候,最要紧的是要加强团结,要团结在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注:范硕:《叶剑英在197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叶剑英的话,合情合理,柔中有刚,江青无法抓住把柄,也就只得放弃了刚才的"建议"。
这次政治局会议的风波,总算暂时得以度过。
在毛泽东去世之后的第九天--9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追悼毛泽东大会。
主持追悼大会的,仍是王洪文。对于追悼大会的程序,他已相当熟悉,因为在短短九个月间他已接连主持了周恩来、朱德追悼大会,这已是第三回了。
不过,这一次仍由他来主持大会,则是向国内外表明:在中国失去毛泽东之后,王洪文是仅次于华国锋的第二号人物。
"现在请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致悼词。"尽管王洪文的嘴里极不情愿吐出那"第一"两字,不过,好在还不是"中共中央主席",那个最高位子仍空缺。
华国锋用一口山西话,念起了悼词。他的神态是充满自信的,因为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的"你办事,我放心"成了他的接班"证书"。
江青一身黑,黑衫黑纱,伫立在天安门城楼最醒目的地位。她已摆好一副架势,仿佛她已成为这个国家的舵手。江青站在临时搭成的主席台上,在万众瞩目之下,穿一身黑衫,头披长长的黑纱,显得非常突出。据云,她这一身打扮,是学庇隆夫人。阿根延总统庇隆(1895~1974)死于任内。
摄影记者杜修贤近距离目击了这一幕,他这么回忆道:
1976年9月18日下午三时,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沉痛悲伤的哀乐从天安门广场漫涌,滚滚飘向广袤的天际,阴沉的天空下面是臂戴黑纱胸佩白花、悲痛不止的百万群众。他们默默地抽泣,为毛主席的离去而沉痛哀悼。
悲壮的礼炮鸣响了三声,将新中国二十七年里最高规格的葬礼推向空前的高潮。
在天安门城楼下面正中央架设的追悼会主席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站立成一排,王洪文年轻的脸上挂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沉重,今天这位最年轻的副主席要主持建国以来最高规格的追悼会。
华国锋站在王洪文的右侧,他要在百万首都人民面前用他浓重的山西口音宣读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