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02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28)


  (我把除邓、苏以外的政治局同志的名单列出,送主席看。)

  主席:叶不找。

  (我把叶剑英划掉。问:除这三人外,其他同志都参加?)

  主席:好。华国锋任总理。

  (我:和上面决议也一起登报。)

  主席:对。

  (我:我马上去通知国锋同志开会传达。)

  主席:(挥手)快,谈完就来。

  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活,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

  在毛泽东晚年,中国的政治生活,本来就已经很不正常。毛泽东凌驾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之上。毛泽东成为说一不二的最高领袖。虽然批判了林彪所谓的"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但是实际上毛泽东的话,仍处于"一句顶一万句"的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切决定,以毛泽东的指示为依据。

  然而,在天安门"四·五"事件期间,毛泽东已经重病在身。他终日卧于病榻之上,与外界隔绝,甚至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之间也极少交流。"联络员"毛远新,便成了毛泽东与外界、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之间的唯一通道。

  "联络员"是毛泽东病重时出现的特殊而举足轻重的人物。

  毛泽东作出"最高指示"的依据,是"联络员"的汇报。

  "联络员"从毛泽东那里出来,向政治局传达的,便是"最高指示"。

  由于"联络员"本身,具有很鲜明的政治倾向,他在向毛泽东汇报时,就带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同样,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传达时,又把自己的政治倾向带了进去。

  正因为这样,"联络员"的出现,使得本来已经很不正常的中国政治生活,变得更不正常。

  1980年10月,张玉凤在呈报中央的一份材料中,倒是十分真实地记述了这种极不正常的政治生活:

  "四·五"前后,主席对外面的情况一点都不知道。他病重动不了,由我们工作人员搀扶着才能走几步,就得赶快坐下来或躺下,呼吸困难,连讲话的气力也没有。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连我们也不知道。

  江青、毛远新为了控制当时的真实情况,曾给我们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下了条规定:没事不要到外边去。毛远新还让汪东兴通知我们:现在外边很乱,最好不要到外边去,也不回家。让汪东兴在中南海找个房子,让我爱人和孩子临时到里边来见见就行了。这个安排我没同意。这期间,我也没到外面去,对外面的事也是一无所知。

  这些天,毛远新随时都来,他说:政治局的同志连夜开会,认为天安门发生的事件不是孤立的,是匈牙利事件在中国的重演。还说邓纳吉这类词。政治局还决定将天安门前所有的花圈烧掉;还通过了吴德同志的那篇讲话稿。这一时期的决定都是政治局议定后,报告主席。主席也无力细问,只能点头,表示知道了。这段时期,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错误决定,让一个已经长时间不能说话、不能吃饭、连呼吸都很困难,卧床不起、只有一息尚存的病人负责显然是不合适的。

  1976年4月5日上午,八点左右,毛主席正重病卧床,值班医生和护士看护。这时,江青手拿一根木棍来到主席住处,问我:"主席醒了没有?我有事要同主席谈。"她走到主席床前,对主席说:"我来这以前,特意到天安门广场绕了一圈,一路上硝烟弥漫,一伙人烧房子,烧汽车,这是抬了死人压活人,邓小平是他们的总后台。我要控诉!我建议中央开除邓小平的党籍。"

  主席睁开眼看了看她,没有说话。

  江青又说:"政治局已经开了会,作了安排,你放心,过一会毛远新还要来向你报告政治局开会的详细情况。"

  不多时,毛远新带着华国锋主持的政治局关于"四·五"的决议,让主席表态。主席听了毛远新的汇报后,用红铅笔在另一张纸上写了:"同意,要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后来,人民日报发的《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真相》和社论,主席没有看过。据说,江青、张春桥在天安门"四·五"运动平息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庆祝酒会,华国锋同志亲自参加了。

  听了毛远新所传达的毛泽东指示,"舆论总管"姚文元变得异常忙碌。他在4月7日所写的日记,是他那天在"关键时刻"所做的一系列"舆论"工作的详尽记录:

  清晨刚吃安眠药不久,又来电话把我叫去开会(引者注:指上面所引毛远新传达毛泽东在当天上午的谈话记录)。主席有重要指示。主席问了天安门的情况,当毛远新汇报到政治局准备发一内部通报时,毛主席说:"要公开发表,在报纸上发表。不是发北京市革委会的报道,而是发人民日报记者现场报道一、二、三和吴德同志讲话。并据此开除邓小平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以上待三中全会批准。1.首都:2.天安门;3.烧、打、砸这三件好,性质变了,据此赶出去!同时决定,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以上四件均登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