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38节:游戏人才的定义

  一个完整的网游产业链,应该包括"开发商"---游戏开发公司;"运营商"---游戏运营公司;渠道商;以及相关的衍生产业,如杂志、网站等媒体。从完整的产业链来看,游戏人才的分支和专业职能是非常广泛的。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仅仅依靠正常教育渠道远远不能满足。因此,必须依赖于职业培训机构的比较长期、而且非常专业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需求。实际上,游戏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产业内部的问题,而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在教育改革屡屡受挫,大学生就业困难,而产业界又急需人才的情况下,中国游戏产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走职业培训之路,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能源补充!

  简而言之,职业培训机构能够在游戏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走得多远,中国游戏产业在发展之路上才能够走多远!

  第一节中国游戏人才的定义

  自主研发游戏软件产品,必须依赖强大的的技术、策划和创新能力,而企业获取这种能力也只有通过一大批顶尖的网络游戏人才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是如何拥有和使用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可惜的是,对于高端游戏人才的理解和认识,许多企业却走入了许多误区,以致在游戏软件制作实践中屡屡失利。一般而言,通过短期职业培训和大学教育之后,拥有了基础的游戏创作能力,当然可以算得上是游戏人才,但是,这也只能称为基础性的人才。真正的高端的游戏人才,无论在能力、资历、专业素养、变通能力、创造能力、技术全面性等等方面,都有别于以上所说的基础性人才。以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这种高端的游戏人才只有通过以游戏学院为代表的职业培训机构才能生产出来。

  因此,对于目前的中国游戏软件企业来说,游戏人才必须重新定义。

  1.拥有高、精、尖的专门性技术的人才

  不客气地说,当前中国游戏产品的技术美学层次普遍不高,与国外游戏相比,显得比较幼稚。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是以数字、信息技术制作、具有独立审美意义、拥有互动娱乐价值的艺术产品。因此,游戏产业对于专门性技术人才的要求比一般水平要高得多,高、精、尖的专门性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游戏高端人才来说,他应该能够在网络空间里,使用虚拟的语言来叙述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说,他必须能够使用各种数字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机的整合,最终创造出一个形象化的全新的世界。一个蹩脚的艺术家,怎么可能运用各种材料和艺术手段,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呢?"第九艺术"也概莫能外!

  一般而言,游戏高端人才不仅仅需要对DV、电脑动画、影视广告、数码摄影和数字音乐等数字技术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还必须要求他在美学、大众文化、传媒文化和网络文化方面具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和学养,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游戏产品最终能够产生一种全新的文化语境和历史观,最终形成自我的游戏文化。假如一个游戏缺少这样高端的人才,那么就会出现创意不错制作却差劲的情况。游戏对高端人才的要求,是既要"精",又要"通",还要"专"。非常可惜,中国游戏缺的就是这样的高端人才。

  对于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来说,重要的不仅仅在于技术的专门性,更在于技术的全面性。客观地说,一般专门性的技术人才总是比较容易培养的,往往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基本达到要求。仅就单独的一款游戏开发软件而言,一个人熟悉和掌握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不过,对多种软件非常熟悉,并能根据其特点灵活运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个武士,要想达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对游戏软件企业而言,高端的游戏技术人才却必须达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成熟境地,才能胜任游戏软件开发的工作。这无疑要经过非常严格和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虽然从目前看来,游戏制作的流程并不是十分复杂,但其中涉及的软件非常之多,要想完全熟悉这个流程中的所有技术,无论是对任何一个游戏人才来说都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

  在国外,许多人才从小就使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学习,因此在还没有进入社会之前,技术基础就已经很全面,甚至可以达到专家级的水平。然而,中国的游戏人才教育,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进入社会之后,才在专业的游戏生产领域有所突破,真是奇哉怪也!应试教育而导致的严重后果,由此可窥。正由于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因此总体而言,中国的游戏人才的技术底子不容乐观。许多高端游戏人才往往是通过长期实践,或者通过职业培训机构的训练,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游戏顶尖的技术能力。这必须引起中国游戏人才教育者的高度注意。全面的技术人才,不仅要在职业教育中体现出来,而且还要从小发现,早期培养,并在高等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为将来进入职业教育或深入技术的核心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游戏人才的培养计划中,这一点是最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

  2.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才

  由于我们倡导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现代游戏文化和游戏精神,那么,要求从事游戏制作的游戏人才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背景,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拥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背景,才有可能让高端的游戏人才生产出具有蓬勃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游戏产品,才能生产出真正本土的游戏精品,创造出真正的本土游戏文化。

  这一个要求不算太高,也不能算太低。在许多游戏软件企业中,常常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才,对游戏进行创意时,不能考虑到技术实现的可能性,而导致游戏制作失败;而没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技术人才制作出来的游戏产品,又往往因为无法达成游戏创意者的文化理想,将游戏软件做成了"非驴非马"的产品。很显然,仅仅依靠文化界人士的参与,抑或单单依靠技术人才的能力,是无法单独完成具有文化意味的游戏产品的。因此,游戏软件企业势必要求技术人才对传统文化知识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尽管从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正在提高,但是就绝对数量来说还是不高。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丝毫不了解的大学生大有人在。把这个范围再缩小到游戏软件的技术人才里,这个比例就更小。因此,在游戏人才的职业培训内容中,必须适量加入传统文化知识,以弥补这个不足。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