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历史的必然!
4.国际化潮流中的文化认同---中国制造的必杀技
毋庸讳言,在高科技背景下,国外厂商制造出的"国际潮流",不是后起的中国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我们承认,运用最高端的电脑技术以营造最具奇幻想象色彩的真实场景,非中国游戏商所长;制造符合国际人士口味的潮流产品,也非至今仍未完全迈进现代化的中国人所能驾驭;但是,我们也许可以进行一下逆向思考---假如我们不能追赶世界潮流,为什么不能换个方向奔跑,让世界潮流反过来追赶我们?
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发展是指引我们的明灯。随着李小龙的横空出世,中国功夫电影顿时风靡世界。凭着中国功夫的魅力,香港电影走出了一条真正的"本土化"道路,造就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样无与伦比的电影巨星,以及香港电影30年的辉煌。30年后,还是中国功夫,让中国电影真正踏入好莱坞,与世界电影争雄。这不禁令人想到,我们中国并不是完全不能创造潮流,恰恰相反,我们拥有着5000年文明史孕育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举凡中国功夫、周易八封、中药医学、古典音乐、中国哲学、中国民俗、中国美食……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可以倾倒众生的优秀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完全足够中国人制造和引领十个、百个、千个世界潮流!
即使退一万步说,世界一时还不能够完全接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13亿中国人早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重建翘首以盼。试想,在这样广阔的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国外游戏商中回收多少中国游戏迷,占领多少市场份额呢?
让世界潮流来追赶我们,绝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在单机游戏风行的时代,这种情况就已出现,而到网游流行之后,更加变本加厉。看看日本游戏商生产的《三国志》系列,韩国游戏商生产的《传奇》,有哪一样文化要素不是背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过说实在话,他们那点肤浅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怎么能真正征服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中国网游迷呢?因此,我们切不可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失去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具有真正中国文化底蕴的游戏产品一旦出现,必将驱逐韩日生产的冒牌中国文化产品,还我中国文化本来面目,创造真正的中国文化的世界潮流。
毫无疑问,这是我们的必杀技!
第三章经济:中国游戏业发展的梦想
第一节一个中国梦想的诞生
1.成长中的中国游戏产业
尽管受着国外游戏产业的打压,但中国游戏产业一直在艰难地成长、发展、壮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游戏产业。在经历了几年的引进之后,中国游戏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自主研发游戏产品。随着研发能力逐渐提高,中国游戏商制作出了许多佳作,如《赤壁》、《剑侠情缘》、奥世的《铁甲风暴》等。但是,一方面市场不够成熟,经营水平不够高,而盗版冲击又特别大,致使国产游戏的研发一度走入低谷。在这个初始发展的阶段,中国游戏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市场开发少。总体而言,只是在刚刚起步。
但是,进入21世纪,尤其是到了2003~2004年度,由于互联网产业稳步发展,网络游戏在成就一批数字财富英雄的同时,也使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走向新的高潮。另一方面,中国游戏产业也开始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并且得到了政策的扶持。政策、法规对市场监管与规范的加强,使中国游戏产业真正驶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中国游戏产业企业的成熟,以及市场竞争的变化,游戏产业市场门槛已经提高,整个产业开始变得有序和成熟。一批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网络游戏---《传奇世界》、《剑侠情缘》、《梦幻西游》,纷纷出世,并逐渐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这个阶段,中国网络游戏对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索尼PS2在中国正式开始销售,2004年的中国游戏市场也细分成了电视游戏和单机游戏、网络游戏三个部分,而网络游戏已成为其中最大的市场。由于中国网络技术的成熟,中国游戏产业终于在迷茫中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一年,中国网络游戏的进步大大超出了原先各方的预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在企业规模上,产生了盛大这样的超量级的大游戏商,而原先软件业的金山,门户网站网易、搜狐等,也通过开发网络游戏,扩大了企业自身的影响,增加了收入;其次,在市场规模上,2004年的中国游戏产业已经有了24.7亿元的市场规模;再次,中国国产游戏的名声开始变大,影响也日益增强。尽管还在使用着国外游戏的技术和人才,但是,此时的中国游戏,已经逐渐摆脱国外游戏商的控制,并在一定层面上,向国外游戏叫板、挑战。这一年,北京游戏蜗牛公司自主开发的中国网络游戏---号称世界首款3D航海题材游戏的《航海世纪》,首次以中国国产游戏的身份成功打入韩国,签约金额高达15亿韩元,超过了韩国主流产品在本国的价格。这一事件,使韩国游戏商感到后院起火,引起了他们不小的震动和担忧。可以预见,韩国游戏商从此以后将大幅调整对华作战策略,中国游戏商国内市场上的压力将会相对减少。
进入2005年,国外游戏商已经对中国游戏的迅速成长感到压力,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中国游戏产业内人士也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国产化的道路才是惟一的生存发展之道。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游戏商必将在与国外游戏商共同开发中国市场的同时,展开对中国市场领导权的争夺。与此前的两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的竞争更激烈,市场变数更大,发展机遇更多,成为世界级巨舰的可能也慢慢变得不再遥不可及。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决定中国游戏产业未来的重要战役,将在这个阶段展开和完成,并最终决定世界游戏产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