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ZHLZW.COM] >> 向前进: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 >>向前进,第二部分

【字体:  】      【发表评论

    
 
上一页返回目录页

  

《向前进》 生死《盲井》(10)


可这会儿我心跳得特别厉害。快要开奖了,我都不敢看台上的人,也不敢左右乱动。宣布我获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的时候,我一下子从座位上就跳起来了。李杨导演也很高兴,他搂着我的背,使劲地拍了拍我,让我上台去领奖。

“能拿这个奖我非常非常的开心,我非常感谢金马奖所有的评委,感谢导演李杨能给我这样的机会,拍这部电影;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我一个老师,李晓峰。感谢我的父母,以后我会更有信心,拍更好的电影给大家看,谢谢!”我把一长串的感谢说出来,好像还有好多话要说,但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里程碑,我永远会记住这一天的。

下台的时候,我听到台上的主持人蔡康永在和另一个主持人开玩笑。

大银幕上又放出来了我没穿上衣,被带去一个洗脚屋的画面。“他几岁了?”另一个主持人问。“十六岁。”“十六岁还没看过。”蔡康永笑着说。台上台下的人们哄堂大笑,我看见李杨导演也高兴得哈哈大笑。

刘德华、吴彦祖、梁家辉,以前如雷贯耳的明星们都见到了,他们都很平易近人。但我没来得及和他们说话。真正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日子,那次我就真正感觉到,特别神圣、荣耀。那是第一次感觉到电影这个行业给人所带来的眩晕感。

在香港转机的时候,在酒店待了几小时,我一会儿睡,一会儿醒。醒了我就拿着那个金马奖的奖杯看。可能样子太傻,但我老是看一会儿,笑一会儿。

回到北京,颜通他们几个北漂的兄弟来接我,他们说要请我吃“大餐”。我以为开玩笑,就说好啊好啊。但是没想到,真的是吃大餐,我们在六里桥那儿一共吃了三百多块钱的饭,他们能喝酒的都喝高了,我知道他们在为我高兴,打从心底里高兴。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他们几个凑了钱给请的客,我知道每个月辛苦攒俩钱的不易,我真的不能轻易的说我被感动了,我不能说。我能记住的是,那是我一生中吃过最好的“大餐”,尽管我都忘了我吃的是些什么。

那天回到住处,我们放开了闹腾了半天。颜通说,我骑在他身上扯着嗓子唱歌,把邻居家的猫吓得到处乱跑。我却记得他骑在我身上,也唱着同样的歌。看来我们谁也没有吃亏,反正是狂欢了一通。

让人晕的事情还在后头。金马奖结束后的两个月,我接到了冯小刚导演的电话:决定选我来演《天下无贼》中的“傻根”。

“你有没有三个月的档期?”冯小刚导演问我。

“有!有!”我忙不迭地答应,“一年都有。”

这么说,是有我的私心在的,我巴不得他用我演一年的戏,这样我一年的生计就都解决了。

我兴奋地给家里打电话:“我要和刘德华一起演戏了。”

“别吹牛了。演群众是吧。”家里人根本就不信。

一直到年底,在北京打工的同乡,回家告诉村里人:看见我的照片和刘德华的照片放在一起了。家里人才认识到,我说的是实话。

到这个时候,我想,我终于可以在家里人面前说:我,是一个演员。

日记之十三:2003/一个电话,是拍《大腕》的那个冯小刚吗

拍完《盲井》,我觉得自己能演戏了。

回到北京,有一个电视剧《谁主沉浮》的副导演,就找我演戏。他们听说我在少林寺学过武术,就给安排了一个角色,是演山寨上的一个小头目,玩流星锤。我听了特高兴,一直喜欢拍武戏,总算是可以一显身手了。

剧组已经到了云南,我也买了票去了云南曲靖。但是去了之后,见了导演,却是一盆冷水迎面而来。他们没想到我的年龄太小,这个角色有一段谈恋爱的戏。这个角色肯定演不成了。副导演劝我别着急,说会给我考虑换一个别的角色。

我很郁闷,在云南呆着。也没有心情去玩,就在那儿看他们试镜。

晚上突然接了个电话,说是冯小刚导演看了《盲井》,想让我演一个戏。我都不太相信这事是真的,我问:“是拍《大腕》的那个冯小刚吗?”

“真的,谁还骗你呢,这孩子。”电话那头说,我听出来是制片人陈国富。在金马奖领奖的时候,他请我们吃过饭。他说让我尽快回来,订上飞机票,让导演见一面。

我最喜欢的导演就是冯小刚,不知道他还记得不记得我。

我马上决定返回北京。反正在云南也没什么戏好演了,尽管副导演他们都说会给我重新考虑一个角色,但我还是决定不在云南待下去了。居然有机会在冯小刚导演的戏里拍片子,我一路上翻来覆去地想,兴奋得睡不着觉。

不管给我什么角色,我都会尽力去演,我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做一个演员了。

附录:你有一部作品

这是李杨做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他从来也没想过自己会开始拍《盲井》这样的系列电影,但是他拍了。他从来也没想过要捧红谁,但是他却捧出了一个王宝强。

李杨后来讲述了他发现王宝强的过程:

我看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流浪在北京的小孩子,大约十五六岁,农村来的。我当时电影里正好需要一个非专业演员来演来自农村的角色。我就跟副导演说,你千万不要去什么少年宫、北京电影学院找人,去北影厂的门口待着看就是了,结果果然省了很大的事。他给我一下子带来了二十多个孩子的录像。

其实表演都是很虚假的,我要的就是他们平常坐在那里聊天的样子,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放松和真实的状态。我从这些录像里面挑中了王宝强,他比较接近我们电影中要的状态,而且他做过替身演员,对于镜头也不会完全陌生。

他当时的片酬当然没有那些所谓的男主角拿得多,的确是很低很低……但是相比做群众演员,还是高很多。这种表演的机遇不是钱能买得到的,后来他也拿了奖。当时有人找我,愿意出几百万来让其他人演这个角色,还是被我拒绝了。

他拍电影的时候很努力。当时我们有一半的演员和制片部门的确跑掉了,影片里演小红的那个女主角也跑掉了,因为他们害怕下井。制片人也跑了,我只能自己当制片人,但是王宝强坚持住了。

我当时就告诉他,可能你坚持下去也得不到什么结果,但是至少你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了。

王宝强能火,他漂亮吗?帅吗?演技很好吗?都不是,他身上质朴的东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质朴,还有感恩的心。演艺圈有很多人过河拆桥,很多人背信弃义,有的演员拍一半戏就跑了,有的还要跟剧组打官司,有的还要制造绯闻。王宝强身上的这些东西恰恰是现在圈里最缺失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