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大半年过去,我的室友们,各自的境况也发生了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大居然在一部古装武侠电视剧里得到了一个有不少戏份的角色,他要跟着剧组走了。据说,这部戏要到全国好多地方去拍:北京、浙江、陕西。于是,老大成了第一个搬出小房子的人。我们都很羡慕,他终于获得了跟剧组住招待所的资格。
六子,被一个副导演看中,做他的副手。虽然离他梦想的电影大师还有不近的距离,但毕竟是离梦想近了好几步。
做场工的几个哥们儿,有一个扛不住家里人的压力,回了老家。剩下的,也都有了稳定的关系。他们准备搬到北影厂附近去住。
就这样,我们告别了北沙滩。
腾飞影视基地附近同样有许多演员大院。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出租房子给我们这样的人,已经是一项副业。其实,很多时候当地的农民,也会不定时地客串群众演员。
我和八个人住一间房,上下铺。我的行李,还是来北京时的那床旧被子。搬家一点都不麻烦,找个包袱皮一包就算完。比起北沙滩,虽然人多了些,但屋子大了不少,窗户也大,早上阳光射进来时,我竟然感到了幸福。
我的房租涨了,八十元,一方面,我觉得心疼;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骄傲,这说明我多少挣了些钱。忘了说,我也添了些衣服,由于要接很多戏,我的头发剃光了。正好,连洗发水都省了,平时,我就戴顶棒球帽。那些衣服,都是在天桥上买的,样式时髦,但每件都没超过十五块钱。穿着新衣服,戴上棒球帽,看上去,我也还挺不错的嘛。
在这间房子里,我迎来了2000年。
2000年,我的运气似乎变差了,不知道为什么,接到的活儿少了许多。更糟的是,这里虽然离影视基地近了,但人也多了,报酬不但没提升,反而有降低的趋势。最少的时候,我拿到手的只有七块钱。
饼干筒里的钱,一天天在少下去。
为了挣钱,我跟着同住的人也去工地干活儿了。
建筑工地上,帆布大帐篷一搭,几个工友就是一个家。
一直到2003年拍《天下无贼》之前,我几乎习惯了这种日子。活儿多,经济条件好些的时候,可以住好些的有阳光的房子;没有活儿的时候,就住工地。
在北京八年,我搬过六次家:北沙滩、怀柔、潘家园、六里桥、昌平、望京、东四环。看上去,正好是个圆圈。
我在工地上,挣的钱不多。我个子小,不到十六岁,不能算一个工,只能算半个工,二十五块,包吃不包住。我没有技术,做的也只能是只需要力气的最低级的粗活,搬砖、抬木头,偶尔能给人打下手刷墙。
只有一次,我找到一份清洁工作,在一个大厦里,包吃包住。有一天,清洗洗手间的时候,我一用力,洗手台被我打碎了。打碎了就要赔,一个月的活儿全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