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中国人财富史纲:金钱的秘密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39节:春秋哲思:财富有大道(15)


  于是顾恺之大喜,以为自己真的找到了隐身草,就煞介其事拿这种草站在路边,想偷偷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那些人也缺德透顶,故意耍他,就装着真的看不到见他的样子,很不文明的走到老顾身边,对将他嗤尿。老顾被那帮坏小子给嗤得尿流满面,可是他更坚信别人看不到自己了。

  是什么原因让老顾傻到这种程度呢?原因就是古时代有一个直线思维的人,到处寻找这种隐身之草,拿了根草片遮住自己,跑到集市上见钱就拿。这个见钱就拿就是最典型的直线式思维了,奇怪的是,前面的人已经搞出了这么大的笑话,怎么后来的老顾还是义无反顾的继续傻下去呢?

  老顾傻到这份上,那是因为他不知道金钱的规律决定了获取其的手段一定不能是直线式的,那么金钱的五大规律又怎么界定了这种概念的呢?

  首先第一点,人的行为模式原本就是本能式的,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为我们这条论断的依据,不懂的小孩子到了超市,发现如此之多的好吃的好玩的,立即就会伸手抱住,大人要想让他放开,就必须要有一番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才成。

  属于本能性的思维有两个,一个是吃,还有一个也是吃,但这个吃是吃色,所谓食色,性也,人的本能性思维或直线式思维就这两个,食物和性。但钱这东西基于公平性的要求,偏偏即不能用来吃,也不能用来交配,但人生在世还非得需要金钱不可,于是人们本能的——看看,本能冒出来了吧——本能就走着直线奔着钱去了。

  原本是为了避开本能,可绕来绕去,还是跌进了本能的泥坑里,这就谁也没办法了。

  直线性思维只有食物和性,而金钱即非食物也非性,所以就不能直线式思维,就是这么简单一个道理。

  是不是道理简单,那么大家就会清楚呢?

  没那么一回事!

  想一想金钱的第二个规律:稀缺性!

  因为人们不是时时都有机会碰到钱这位老兄,所以日思夜想的结果,结果却形成了直线思维的条件反射,本能的条件反射将简单的道理挤到了一边,一见了钱大家眼珠子都红了,谁还顾得上想什么道理?

  再有一个是金钱的普遍性——普遍需求性。你想得到金钱,我也想得到金钱,偏偏金钱的第四个规律又界定了金钱的排它性,这就意味着什么?

  冲突!

  冲突就意味着打架,打架就意味着吃亏,就算你赢了这一场还有下一场等着你呢,一天从早打到晚,只要你输上一场,就什么都没了。所以打架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每一个人,只有温和的博弈才适用,说来说去又是一个非直线式思维,真是让人没办法。

  再来看金钱的第五个规律:易于分割。直线思维是从点到点的,全都是我的,凭什么要分给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都是我家的私有财产,这就属于点对点的直线式思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接受分割的。

  而金钱却必须要能够接受分割,偏偏分割又不属于直线式思维,那么金钱的易于分割特质决定了什么?

  非直线思维!

  是不是这个道理人人都清楚?

  谁要是真的这么认为,那他就错了。

  这世界上最难以掌握的,就是最简单的道理。

  这就是财宗明明放在儒学典籍之中,但古往今来读孔子的书的人也不知泛几,但发现财宗的人,却屈指可数。

  原因就是谁都以为自己明白,其实他压根不明白。他真是明白了,绝不会蠢到以为自己都明白了的地步。

  事实上,世界的科学发展了这么三百来年,其核心要义就是非线性思维,这个非线性思维很有意思的,虽然它是纯粹的技术活,却和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由于我们自己对这种思想过于隔膜了,所以中国人在科技上狂追狠超了洋人一百五十年,却始终没追出一个诺贝尔奖出来,原因说起来实在有点让人鼻酸。

  这明明是我们老祖宗玩腻了剩下的东西,怎么到了我们手中就成了谁也看不懂的天书了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