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7节:Part1(6)


  ……

  “学习就像与爸爸谈判一样,考好了没事,考不好就会挨打。”一谈到父亲,齐刚(化名,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眼神格外暗淡。他承认,父亲曾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你要超过我!”

  在齐家出事的那间卧室里,当我们见到齐刚的父亲齐登科时,印证了他儿子的话。他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现为景泰县水电部门的一名技术员。显然他对孩子的未来的确有过很大的期望。他给我们展示了多年来他给齐刚买下的各类学习书籍,他说:“孩子天赋好,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了。我曾告诉他,我们的祖先有人做过清朝的太师,县志里都有记载,我的名字也被社科院的专门人才库收录进去,这些我都找来给他看过,鼓励他好好学习,要超过我,不要给齐家丢脸!”

  然而,在齐刚的感受中,父亲的理想恰恰成为他生活中失去自由与快乐的枷锁。从小到大,星期六、星期天他都必须留在家里学习,不能出门,功课做完了也不行。他不能随便与同学交往、交朋友。他喜欢画画,但除了上绘画课,他不能随心涂抹,因为这是不务正业。至于作业、考试,那是只能好不能差。一旦这所有的“不能”被冒犯,他必遭打骂。

  有一次,齐刚与一位同学一起做奥林匹克数学题,同学做出来了,而他没做出来,父亲把他狠打了一顿;有一次,一位同学考试没考好,心里不好受,给他写了一封信,被他母亲看到,大骂了他一顿,把信撕了,并不准他回信。有时他功课做完,忍不住在本子上画点什么,被父母看到,免不了又是一顿打骂。每次父亲打他,母亲都在一边帮腔助威。骂几乎成了齐刚接受父母教育的惟一方式。

  那个曾给齐刚写过信的男孩告诉我们:“齐刚对我说过,他爸逼得太紧,学习就像是与爸爸谈判一样,考好了没事,考不好就会挨打。‘我都不愿再学了。’他最后说道。”

  齐刚的“逆反”是以最“安静”的形式出现的,他挨打从不流泪,即使见了血,也绝不吭一声。他开始在星期六、星期天出逃,常常整夜不归。

  “我恨我的父母!开始他们打我,我还想可能是自己做错了,到后来,明知是错我也要做,我就是想要报复他们。”隔着铁栅栏,齐刚说出积郁心中多年的这些话时,沉静得像个大人。

  “你向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由的、自己能决定自己做什么并帮助别人的人。”

  “你决定杀你父母的原因是这个吗?”

  “是。”

  “你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

  “想过。我知道这是违法的,法律会严惩不贷,一定会判坐十几年、二十几年牢。但是我当时想,如果我现在不坐,将来始终受父母制约;现在坐了牢,等以后出去我就一个人生活,就自由了。”

  曾带过齐刚初一、初二两年的班主任王生军老师曾十分喜欢这个学生。他说:“他是个优秀生,班上全科考试常拿第一,兴趣广泛,作文写得好,想问题比一般孩子深。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出事,太可惜了!”

  从教17年的春雨中学的校长朱祖良流着泪坦言:“这个娃自主意识强,敏感早熟,心事藏得很深,而却一直没有一个有能力帮助他的成年人与之沟通交流,学校、老师关心他的只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的做人和内心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失误!”

  这则报道告诉我们,因为家长不注重对孩子的做人教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标准不能只是满分或成绩第一,更多的是富有个人魅力、品质高尚。因此,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教育的核心用在如何教育孩子做人上。国内有关教育专家也提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进行人格教育。

  清华高考状元魏小青在高考中,不但语文成绩考得好,其他学科也考得不错,她学的是理科。一个理科生的语文能考出那么好的成绩,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但是,魏小青在谈到学语文的秘诀时,说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