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把孩子的自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创新精神依赖于人们的自主意识,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人,不会有什么创造。因此,创新精神呼唤人们的自主意识,但这种自主意识,应该和他的责任心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他人和对家庭的责任。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自主意识,必然会导致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同样,没有自主意识的社会责任感,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责任,是随波逐流的责任,最后只能造成既无意识也没有责任。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群体出现的时候,这个问题也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使二者达到统一。
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是成正比的。对孩子来说,学习动力很大部分来自学习兴趣,对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就积极主动;不喜欢则千方百计地逃避,即使被家长“看押”着学习,也是敷衍了事,成绩当然不会好。而学习兴趣则来自高度的责任心。孩子一旦对某种事情有了责任,就会努力去做好它,在做的过程中,就有了动力和兴趣。所以,家长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提高其责任心上下工夫。
父母多的是生活阅历,而孩子学的知识面较广,家长要多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讲一讲成年人所面对的一些琐事,工作的困惑,使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产生为家庭、父母分担忧虑的愿望,这种责任感的产生会让他们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角色,知道自己现在的责任是学习,只有把学习这件事情做好,才对得起父母和自己。
梅朝耀点评
平凡人之伟大,是他们在对待任何一件小事时都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印度的普列姆昌德说: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古往今来,有多少成功名人,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看得像自己的生命那么重要。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才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开得万般灿烂。同样的道理,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具备责任心。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尽量做到多指导,少批评。作家刘墉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培养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所以家长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沟通和同意,让他理解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我们中国的父母更加看重的是孩子的书本学习,缺乏生活上的正确引导,只注意孩子物质的奖励,而忽视艰苦教育,因此中国的学生无法自然地对劳动产生一种新的体验:劳动是本分、劳动是责任、劳动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劳动增强了自理能力……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王室御前顾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著明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史大师及国际联合会科学院的总顾问。当年,他父亲对他的家庭教育就是责任心培养法。在生活中,父亲从不纵容娇惯他,而是让他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并在各种活动中让他经受锻炼,借此培养其责任心。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约瑟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一个人的责任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自我责任感,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充满自信,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理智而积极的生活;家庭责任感,在家孝敬父母,热爱幼小,为了家庭的幸福,能积极乐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集体责任感,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诚信待人。责任感可以从小培养,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父母要从以下两点去做:
第一,父母应为孩子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社会行为的楷模。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父母在家庭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
对任何人来说,能做好的事而不去做,那是缺乏责任感;同样,对尽自己的全力做不到的事而硬要去负责,则是滥用责任感。家长要经常反省自己,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家长经常对人吹牛、夸海口,而不去实现自己的诺言,时间长了,孩子也会悄悄模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自己说的话也不承担责任。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也是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和自主精神。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注意到三点:①要同培养孩子做事的兴趣结合起来;②要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统一起来,做到量力而行;③要信任孩子、指导孩子、帮助孩子(不是代替),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到自己是独立的,是自主的。自主首先是承担责任,随着孩子自主性的曾强,其责任感也会越来越强。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