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听南怀瑾讲《论语》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9节:听南怀瑾讲《论语》(9)


  孝顺,孝顺,顺从有时便是孝。当然,前提在于不违背“仁”与“礼”的标准——盲目顺从有时会让儿女的生活蒙上阴影,这也肯定不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当儿女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经常口不择言,其实,即便是父母的错,为人子女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同父母争辩,而不应与父母致气。

  燕文跟母亲吵架了,她一气之下,冲出了家门,走进茫茫的夜色中。漫无目的地走了一段路后,她发现走得匆忙,竟然一分钱都没带,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 夜色渐深,燕文饥肠辘辘,忽然看到一个小小的馄饨摊,一位老婆婆在摊前忙碌着。馄饨的香气扑鼻而来。老婆婆早已注意到这个一脸忧伤的女孩子,她热情地招呼:“小姑娘,吃碗馄饨吧!”燕文转过身,尴尬地摇摇头,说:“我忘记带钱了……”老婆婆笑了笑:“没关系,我请你吃。”

  片刻之后,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燕文吃了几口,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姑娘,怎么了?”

  老婆婆关切地问。燕文心头感到一股暖流,边哭边把她的委屈讲了一遍,言辞之中有许多责怪母亲的话。

  老婆婆听了,摇摇头说她:“你怎么会这样想呢!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而你妈给你煮了十多年的馄饨,从小到大照顾你,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为什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燕文听了这话,愣住了。

  燕文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儿时母亲疼爱自己的画面。馄饨吃完,她谢别了老人,朝家走去。当走到自家胡同口时,燕文看到妈妈正焦急地左右张望…… 小说《康熙大帝》里有一个情节,皇十四子顶撞了父亲,老康熙气得急火攻心,拔剑要砍杀这个忤逆的儿子。这时候,大臣张廷玉抱住了康熙,对皇十四子喊道:“你还不快跑?”

  皇十四子醒悟了,一溜烟赶紧跑了……“跑”,在这个时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至孝。在这样的非常环境下,还有别的选择比“跑”更具有智慧更符合人情的吗?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跑”能够让父亲避免犯更大的错误,也显示出一种退让之道的大智慧。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有许多许多智慧含义的。这种智慧,来自于对人生的体悟。

  父母生日的双重意义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南先生在解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句时说,对于父母的年龄,儿女不能不知道;父母又增了一岁,儿女应当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惧怕。当子女长大也做了父母,通常将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方面理解了自己父母的苦心,一方面总想着向父母尽孝,却又总以为时间还多,一再推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