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青天不可欺,未曾冒出念头我已预先知。劝你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把谁放过了呢?
为人善良别人会欺负他,上天却不会;为人凶恶别人会害怕他,上天却不怕。
人的内心邪恶,上天不会放过。
上天不辜负潜心修道之人,上天不辜负心怀孝道之人,上天不辜负好心人,上天不辜负心地善良的人。
《益智书》说:"恶行如果满盈,上天必会惩处他。"
庄子说:"如果人做了不好之事却获取显赫名声,别人不处罚他,上天必会诛杀他。"
种了瓜就会收获瓜,种了豆就会收获豆。天网恢宏广大,却粗疏而无漏洞。
深耕田浅下种,还怕有天灾呢。为了自己利益而去损害他人,难道就没有因果报应吗?
孔子曰:"得罪了上天,就没地方再祷告祈求宽恕了。"
前辈儒士说:"不是天灾的飞来横祸,世人常常感慨没有因由。其实所有的部署安排,上天必定自有说法。"
如果没有后来的报应,造物主拿什么来答谢颜回呢?如果没有了永劫不复的灾祸,上帝为何偏心却偏爱曹操呢?
顺命篇 第三 凡十六条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一饮一啄,事皆前定。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景行录》云:"凡不可着力处,便是命也。"
会(会,似通"慧"。)不如命,智不如福。
《景行录》云:"祸不可以免,福不可再求。"
《素书》云:"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重刊本中此处还有一句:福至不可苟求,祸至不可苟免。
《曲礼》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子曰:"知命之人,见利不动,临死不怨。"
得一日过一日,得一时过一时。
紧行慢行,前程只有许多路。
时来风送滕王阁(王勃在参加滕王阁雅聚时作《滕王阁序》。此处比喻时来运转,春风得意。),运去雷轰荐福碑(荐福碑:欧阳洵所书荐福寺碑。宋时流行欧阳体,荐福寺碑墨本相当值钱。有人要去拓碑出售,纸墨已备,不料一夜之间雷击碎其碑。用以比喻命途多舛,所至失意。)。
《列子》曰:"痴聋瘖痖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年月日时该载(载,通"裁"。)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无莫强求。
先儒曰:"世味非不浓艳,可以淡然处之。若富贵贫穷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矣。"
译文:
第三章 顺命篇 共十六条
子夏说:"死生都是命中注定,富贵都由上天掌握。"
孟子说:"走路有的是驱使他走的,停下来有的是受到阻止的,连走还是停都不是人所能左右的。"
连吃喝饮食这样的事情,都是前生注定的。
各种事情都是造物主早已确定的,人生如浮云,徒然地自顾忙碌。
各种事情都不由人来讨价还价,一辈子的生活都是命运安排的。
《景行录》说:"凡是不可下气力的地方,就是由命运决定的。"
慧识不如命运,智力不如福气。
《景行录》说:"祸不能侥幸免除,福不能再度祈求。"
《素书》说:"遭遇嫌弃不可以侥幸逃脱,见到利益不可以苟且获取。"
《曲礼》说:"面对财物不可苟且获取,面对危难不可侥幸逃脱。"
孔子说:"了解命运之人,见到利益也不为所动,面对死亡也没有怨言。"
人活一天就过好一天,活一时就过好一时。
紧走慢走,前面都有许多路程。
时运来时春风送上滕王阁,运气去时打雷都会把荐福碑轰倒。
《列子》说:"痴呆、耳聋、哑巴之人家里却十分富有,有智慧脑子聪明之人却会受穷。年、月、日、时应该都是上天裁定的,算来算去都是由命运而不是由人决定的。"
命中注定有的终归会有,命中注定没有的切莫强求。
前辈儒士说:"世人口味都非要浓烈艳丽的不可,对此我们可以淡漠待之。如果富贵和贫穷是由我努力得来的,那么造物主就没有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