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明心宝鉴(古籍修身励志经典今译本)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4节:正己篇(5)


  胡文定先生说:"人必须是世间一切滋味中,只有清淡看轻才好,不要有富贵的外表。"

  李端伯老师说:"人对于外在的奉养身体的东西,件件都要好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身心,却不要好。偶或等到身外之物样样都好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的身心,早已先就不好了呀。"

  《吕氏童蒙训》说:"要攻击自己不对的方面,不要去攻击他人不对的地方。大概自己攻击自身不对之处,日夜检点自己,哪怕只有丝毫的不足心里也会感到歉疚,哪还有工夫去检点他人呢?"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戒条:年少之时,血气尚未定型,要戒接近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刚强,要戒与人争斗;年老之时,血气已衰弱,要戒患得患失。"

  孙真人《养生铭》:"怒火太偏激会伤元气,思虑太多很损心神。精神疲惫心就容易受累,元气太弱疾病就会缠上身。不要让悲喜过度,应当让饮食均衡。要一再地防止夜里醉酒,第一件事就要警惕早晨发怒。"

  《景行录》说:"节食可以养胃,清心寡欲可以养神。口腹之乐不加节制,这是致病的原因。心思念头不端正,这是杀身之祸的根源。"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太饱足,住处不求太安逸。"

  《脉诀》说:"聪明人会调理五脏使之和谐。"

  吃饭少加盐和醋,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想要让人知道了解,就要重视勤奋学习。怕让人知道,自己就不要去做。

  倘若想要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

  老子说:"想让人不知道,不如不做。想要人家不说,不如不做。"

  《景行录》说:"饮食清淡精神清爽,心境淡泊睡梦安稳。"

  老子说:"人如能常保清静无为,天地全都归集于他一身。"

  道行高洁龙虎都要拜伏,品德高尚鬼神都会钦服。

  苏辙说:"衣帽上佩戴玉饰,可以化解强暴之害;总住家中几不外出,可以躲开猛兽;安心而少欲求,可以降伏鬼神。"

  荀子说:"堆土可成大山,风雨由此而生起。积水可成深渊,蛟龙就能在其中生存。积善而成品德,而后精神自足,圣贤之心由此而生。"

  《性理书》说:"修身养性的要义:言语忠实诚信,行为沉笃恭敬,压制怒火和欲望,趋向善行改正过错。"

  《景行录》说:"凡是修身和治学,不在于话语文字之中,只平时的接人待物便是。拿走不是己有之物的称为盗,企图占有不是己有之物的称为贼。"

  姜太公说:"修身不如恭敬,躲避强暴不如慎重小心。"

  《景行录》说:"定下心来顺应事物规律,即使不读书,也可以做有德行的君子。"

  《礼记》说:"君子对于淫乱的声色不听不看,对于淫逸音乐违背礼节的行为,一点也不去动心。怠慢懒惰邪恶乖僻的习气,丝毫不让沾染到自己的身上。使耳眼鼻口心智身体各个部位,都顺从正道来履行正确的礼义。"

  古人克制自己来逃避名声,今人粉饰自己来沽名钓誉。

  君子不论古今,无论太平之世还是乱世,出外则忠于君主,回家则孝敬父母。被起用就发挥自己的才智,被抛弃就装傻作愚。

  老子说:"万般求永生,不如修身养性。千般求永生,不如闭口不言。"

  姜太公说:"身体须选择行为,嘴巴须选择话语。"

  《直言诀》说:"管理家庭和修养身心的人,就像造房者必须先筑牢基础。立身处世之人先须严格自己的道德行为,成就家业之人必须先经营自己的产业。管理家庭者必须修葺房屋,房舍修好了就可以为人遮风挡雨,安身立命就可以侍奉神明。保全家庭可以使老幼安妥,国家治理好了可以保护君子。如果基础不牢靠,房屋必会崩坏。心灵行为如果暴虐,身体就会受到危害与羞辱,家庭必会沦丧灭亡。百姓逃离作乱,国家必会分崩离析,君臣又怎么能得到保护呢?家如果沦丧灭亡了,一家老小又该依托什么呢?身体如果受到危害羞辱,人的神明又怎么能安宁呢?房屋毁坏了,人和财物又该何处藏身呢?成功与衰败就像这样,哪里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