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精品读库:这十本书改变了世界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96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6)


  我们曾经举过一个梦例以证明梦中所达成的愿望并不一定是目前的愿望,它们可能是过去的,已放弃的,或已受潜抑而深藏的愿望,而我们也绝不能因它曾复现于梦中,即认为这愿望仍旧继续存在。然而,它们并非完全消逝,并非像我们一般人死了就完全归于虚无一般。它们倒有点像《奥德赛》中的那些魅影,一旦喝了人血又可还魂的。那梦见孩子死于盒子内的例子就包含了一个15年前存在的愿望,而当时梦者也坦承其存在,而且--这也许是重要的梦理论的观念--有关梦者最早的童年回忆即来自这愿望的存在。当这梦者仍是一个小孩时,她听人家说,她母亲在怀她这一胎时,曾发生过严重的情绪上的忧郁症,而曾拼命地盼望这孩子会胎死腹中。等到她长大了,自己有了身孕,她只不过是又依样画葫芦地形成了如此的梦。任何人如果曾经梦见他父母、兄弟或姐妹死亡而悲恸,我并不认为这就证明他们"现在"仍旧希冀家人的死亡。而释梦的理论,事实上也不需要有这种证明,它只是申言,这种梦者必定在其一生的某一段时间甚或童年时,曾有过如此的希冀。

  ……

  对小孩子而言,他们并未意念到死前痛苦的景象,因此"死"与"离开了"对他们只是同样的"不再打扰其他还活着的人们"。他们分不清这个人不在,是由于"距离"或"关系疏远"或是"死亡"。如果,在小孩最早的年岁时,一个保姆被开除了,而过不了多久母亲死了,那么我们由分析往往可以发现,这两个经验在其记忆中即形成一个串联,其他尚有一个需要了解的事实是小孩往往并不会强烈地思念某位离开的人,而这常常使一些不了解的母亲大感伤心。但其实,如果她果真一去不回地进入幽冥之境,那么她才会了解小孩只是最初看来似乎忘了她,但渐渐地他们便会开始记起死去的亡母而哀悼的。

  因此,小孩子们只是由希冀消除另一小孩的存在,而将这愿望冠以死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由死亡愿望的梦所引发的心理反应证明出,不管其内容有多大不同,梦中所代表的小孩的愿望与成人的愿望是相同的。

  然而,如果我们对小孩梦见其兄弟之死解释为童稚的自我中心使他视兄弟为对手所致,那么,对于父母之死的梦又如何用这种说法来解释呢?父母爱我、育我,而竟以这种极自我中心的理由来做如此的愿望吗?

  对这难题的解决,我们可以由某些线索着眼--大部分的"父母之死的梦"都是梦见与梦者同性的双亲之一的死亡,因此男人梦见父亲之死,女人梦见母亲之死,当然,我并非认为这永远是如此地发生,但大部分情形均为如此,以致我们需要以具有一般意义的因素加以解释。一般而言,童年时"性"的选择爱好引起了男儿视父亲、女儿视母亲有如情敌,而惟有除去他(她)们才能遂其所欲。

  ……

  我将提出的是有关《俄狄浦斯王》的逸闻,也就是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与王后伊俄卡斯达所生的儿子,由于神谕在他未出生即已预言他长大后会杀父,所以一生下来,即被抛弃于野外,但他却被邻国国王所收养,而成了该国王子,直到他后来因自己出身不明而去求神谕时,因为神谕告诉他,他命中注定杀父娶母而警告他远离家乡,他才决定离开这国度,但就在这离家的路上,他碰到了拉伊俄斯王,而由于一个突然的争吵,他将这身份未晓的父王打死了。他到了底比斯,在这儿他答出了挡路的斯芬克斯(希腊神话之人面狮身怪物)之谜,而被感激的国民拥戴为王,同时娶了伊俄卡斯达为妻。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并与他所不认识的生母生下了一男二女,直到最后底比斯发生了一场大瘟疫,而使得国民再度去求神谕,这时所得的回答是只要能将谋杀先王拉伊俄斯的凶手逐出国度即可停止这场浩劫,但凶手在何处呢?这好久以前的罪犯又从何找起呢?而这部悲剧主要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地(就像精神分析的工作一样)慢慢引出最后的残酷真相--俄狄浦斯王就是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并且更糟的是他本身竟是死者与其妻所生的儿子。为这本身糊里糊涂所干出来的滔天大祸而震骇的俄狄浦斯终于步入最悲惨的结局--自己弄瞎了眼,而离开其家乡之国,完全符合了神谕的预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