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精品读库:这十本书改变了世界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89节:《海权论》:称霸海洋(11)


  当马汉指挥"芝加哥"号回访欧洲的消息一传到英国,英国皇家陆海军协会就马汉的"海权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马汉成了最受欢迎的客人。维多利亚女王还亲自宴请马汉,并对他的著作大加赞美。英国皇家家族中也把马汉看成最受欢迎的客人,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与马汉直接讨论海权问题。伦敦新闻界为美国报纸写的报道说,"芝加哥"号多次受到超规格的隆重接待,是由于马汉的《海权论》在理论上的创造性发展。

  向来傲慢的英国人对马汉的《海权论》如此推崇,有着十分深刻的原因。当时英国虽然仍处于海上霸主地位,但是面对德意志帝国海军日益发展壮大的挑战,迫切需要一种有说服力的理论来支持海军的扩建计划。马汉书中认为,英国几个世纪以来商业的发展、领土的安全、富裕帝国的存在和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均归因于英国占绝对优势的海上力量,这一观点为英国海军界和支持扩建海军的人士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论据。在马汉《海权论》的影响下,英国决策者出台了"双强标准"--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不少于两个仅次于它的大国海军的吨位之和,以确保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这一新的海军建设方针为英国在随后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德皇的狂热崇拜

  我现在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吞噬马汉的书,努力地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中,这是第一流的著作,所有的观点都是经典性的。我们所有的舰船上都要有这本书,我们的舰长和军官要经常地引用它。

  --威廉二世

  在德国,威廉二世皇帝是马汉的狂热崇拜者。19世纪末,威廉二世执政后,决心把经济迅速发展的德国推上欧洲霸主的宝座。但他深知,德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目标一直限定在陆上,若无强大的海军力量,就不可能动摇英国的霸主地位,他为此极力鼓吹:"德国的殖民目的,只有在德国已经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方能达到。"

  当德皇威廉二世看到马汉的《海权论》时欣喜若狂,他说:"我现在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吞噬马汉的书,努力地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中,这是第一流的著作,所有的观点都是经典性的。我们所有的舰船上都要有这本书,我们的舰长和军官要经常地引用它。"

  此后,威廉二世大力扩建海军,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建成了一支仅次于英国的海军舰队,成为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强大对手。他任命了鼓吹海权论的蒂尔皮茨为海军大臣,认为他能将德国引向海权强国的道路,不过蒂尔皮茨却把马汉的战列舰队决战理论推向了极端,炮制出了一个所谓的"冒险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守株待兔而错失了在大西洋夺取海权的时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部向战列舰队决战理论提出挑战,邓尼茨元帅发明了"狼群潜艇战",在大西洋绞杀同盟国的海上商船运输线,并不失时机地将战场扩大到地中海和加勒比海。但邓尼茨的潜艇战却将美国拖入了同盟国反潜战的行列,反而使德国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最终也未能获取海权。

  列强争霸

  该书令人吃惊地发现,在整个历史上,控制海洋是一个决定国家的领导地位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常常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

  --美国《芝加哥时报》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总是随着海权的兴衰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在马汉的时代,老牌世界强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开始衰落,新兴世界强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开始迅速崛起。马汉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和预言家,他发明了"海权"概念,并用以解释列强的兴衰,其影响广泛传诸后世。

  马汉的"海权"概念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地缘战略内涵,他第一次公开揭示了世界列强争霸的秘密,即欧亚大陆边缘区是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的必争之地,因此他建议海权国家联合起来,从欧亚大陆边缘区遏制陆权国家俄罗斯向世界海洋的扩张。马汉的这一思想对整个20世纪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格局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