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写实
庄周,吾之师也。
--嵇康
(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班固
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中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有庄子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
--郭沫若
《庄子》不仅掀开了我国浪漫文学创作璀璨的一页,其现实文学的诸多开创性贡献,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开创的非纪实性散文的写实传统,可以说影响了后世所有的散体现实文学,其大胆批判精神及其杰出的讽刺艺术,给历代现实文学作家以极大的思想启迪、精神鼓舞和一定的艺术滋养,给了他们反抗、叛逆的勇气、力量及相应的某些手段、方法。
汉初贾谊的政论文指陈政事、针砭时弊,颇有庄子之风。"史圣"司马迁强烈的批判精神与庄子一脉相承,他在《史记》中暴露了历代帝王,特别是汉代帝王及当时统治阶级的种种丑恶行径和儒林诸生的迂腐卑琐,同时歌颂了反抗暴秦的英雄,表彰了刺客、游侠,这和庄子"掊击圣人,纵舍盗贼"之类的做法如出一辙,正统史学家班固以此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魏晋之际,嵇康、阮籍受庄子批判现实精神的影响尤深,嵇康公开宣称:"庄周,吾之师也。"阮籍《咏怀诗》对矫揉造作的儒生及礼法制度大加批判。唐宋不少流传千古的诗篇更是深受庄子批判写实、抨击时事思想的影响,如盛唐"诗仙"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韩愈、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的一些现实性作品都烙着庄子的印记。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对封建思想、制度和封建末世社会进行了全面、深刻、彻底的批判与否定,追根溯源,也是与《庄子》的影响密切相关的,书中"强烈的叛逆思想,对社会、人生的深透认识,以及浓厚的悲观、虚无、梦幻色彩"都渗透着庄子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以笔为剑的鲁迅也深受庄子影响,他的《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仁义道德"吃人"的本质,与庄子的批判精神异曲同工。郭沫若说:"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中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有庄子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鲁迅自己也承认:"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
美学之源
《庄子》美学总结概括了先秦以前的几乎所有美学命题,并加以发挥,其中不少真知灼见对后世美学思想发展起了主导作用……《庄子》是中国美学的集大成者、奠基者。
--当代学者甘万萍
庄子美学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美学发展史,几乎对历代美学家、文论家都产生过影响,几乎对每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范畴和美学观点都发生过启迪作用。
--当代学者张利群
"庄子是一位追求美的生活、美的享受、美的体验、美的人格的哲人。他以优美的文词、奇妙的构思表现了完美的人生之趣,塑造出不同凡俗的理想人格。其书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铸造,从而体现出其美学思想。"
庄子有一套比较完整而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美学的源头,它足以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媲美。庄子以道德为美,以大为美,以自然为美。庄子以一种沉着有序的生命意识来欣赏、把握人的形体上的审美价值,认为具有美的形体的人,就是具有极端自由生命的人,人的美就是一种生命的美。柏拉图也同样以无形而崇高的"理念"来捕捉人的形体美,他把形体审美理想建立在美的"理念"之上,认为美的事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谐,美的人具有和谐的特征和智慧的内质。
庄子的道是具有超越性的混全一体,而又不离人和宇宙万物,它通过直觉可以达到至一的境界。庄子否定形式化、世俗的、功用化的艺术,肯定超越实用目的、超越政治事功和理智判断的纯粹的审美意识,是中国纯艺术精神的根。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