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77页
哲理与思辨(2) 懂得时间宝贵的人,都知道一个今天胜过几个明天和后天。懂得充分利用每个今天的人和那些放弃今天、梦想明天的人相比,他将永远是获胜者。 人生有两种烦恼,一种来自他人,一种源于自己,而自己奢望太高所带来的烦恼往往多于外来的干扰。 人类最值得庆幸的遗传与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理想的力量。它使我们在平凡中看到非凡,在无奇中想到神奇。 一个看不到明天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然而一个有理想的人,即使身在铁壁牢房之中,只要心中有向善的愿望,迎接他的就有可能是光明与希望。 梦,是一种理想,多梦的人生是值得称赞的。梦中看到了创新,梦中看到了成果。 今天人世间的辉煌,不正是那些前人梦想的总和吗?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类自身也逐渐摆脱了愚昧与野蛮,日趋文明与美好。 当我们观察一个自然景物时,我们只要求它把外在的美充分表现出来就够了,但当我们审视一个社会现象或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却往往要挖掘他内在的某种力量或某种美德,当发现他内在的美时,我们才会承认他是高尚的。 历史反复证明了,一切违背客观规律的丑恶事物,总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它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艺术之海,就像源源不断的流水一样,夜以继日地冲刷着污秽,荡涤着腐朽,排除着自身的有害物质,永远向着蔚蓝色的大海流去。 文化即人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大文化不能禁锢在封建正统思想和现有知识的圈子里,要在大自然、大社会、大人际,在天地六合中研究人、研究文化。要用人类发展中一切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滋养我们中华民族,丰富我们中华民族。 星星只有在黑夜中闪光, 睿智只有在平庸中发亮, 天空中如不出现夜晚,怎能显示星光? 人世间如果一片聪慧,怎能显示哲人的力量。 平庸的人活到五十岁,极容易产生厌世的情绪;活到六十岁,极容易被世人所厌。 而有作为的人却永葆青春。 池鱼不知海,飞龙上九天。 在风平浪静的港湾里划游艇,是不需要更多的技艺与经验的。 只有航行在浊浪排空、涛声怒吼的大海中,当一般人惊慌失色时,才需要航海家的智慧、胆略与毅力。 人是不能违反自然法则的,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谁违反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必然要惩罚谁。 认清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的人,自然法则也会适应他。 我很欣赏司马光这句话: “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 重道、务实,实为第一意义的人才观。偏离正道、徒有其名的人不足取,也不可视为同志。 智者,不是从已知求已知,而是从未知鉴已知,再从已知悟未知。 诗魂与武威,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二者是中华之声,是中华之魂。 他们使我们成为伟大的民族: 于忧患中夺路; 于苦难中新生; 于困窘中奋发; 于沉沦中跃起。 人类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增长,只有师承前人,才能开启后代,但又不能依赖师长,亦步亦趋,而应设法超越前人。 用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体验去启迪、开拓他人的思想; 用丰富的爱与美的情感去感化人们的心灵; 用诗行爆发出的火的激情、热的能量,燃烧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这就是诗人的使命。 过去的属于死神,未来的属于自己。 今日之我要向昨日之我挑战,未来之我要向今日之我挑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春天,当一片片嫩叶刚刚泛绿的时候,你能说它们马上就要变成枯叶了吗? 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你能说他已接近死亡了吗? 时间是威严的,也是公正的,因此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个家庭如无书,是可悲的; 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是可叹的; 没有书的家,如同房舍没有门窗。 不读书的人,如同既失明又失聪。 怕别人嫉妒,是弱者的表现。当你的业绩达到连嫉妒狂也不得不赞成时,才证明你是真正的强者。 慧眼,识真金。 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艺术地育人,而且要智慧地识别人。同时,要恰如其分地推荐人、使用人。 同样一块煤,放在炉膛里,它就可以发出光与热,可是把它放在大路上,就可能成为绊脚石。 那美的一瞬,永远成了过去。 那恒久的未来,永远在人们的追求之中。 瞬间,不可挽; 永恒,不可及! 然而,我们却可把一个个美连结到一起,使它通向未来,通向明天,引导人们走向未来,并为自己留下一个又一个美与善的真实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