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45节:杨澜答提问实录(1)

  附:杨澜答提问实录

  提问:杨澜小姐,你好,我们今天看到台上有很多花束,我觉得您是最艳丽的一朵花。

  杨澜:谢谢,结婚以后就没有听到这种话了。

  提问:刚才说吴老师的时候,说他是很多女同学的偶像。而且新浪和阳光都把您作为他们的超级品牌,在生活中,您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很喜欢?在台上的时候,您搞传媒、传播,上台讲的时候和生活是不一样的,要考虑到效果,上台以前,您为此作过什么准备呢?

  杨澜:我为什么招大家喜欢不知道,这要问大家。我做学生的时间最长,常常说我所有的背景就是学校,从学校到中央电视台,到美国大学,再回来继续做,我跟大学生总是很有共同语言,虽然我已经毕业十一年了,天哪,太可怕了!但是我仍然觉得好像刚刚出大学不久,很多事来不及做,可能这一点跟大家比较投缘。第二个,事先我是准备了一个提纲,我本来想三百多同学可能围坐在一起,闲聊,就把我混过去了,没想到这么多同学出现了,受宠若惊,大概的内容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些,其他的准备也没有。平时就这样。谢谢。

  提问:湖南卫视的节目很火,超级星期天的节目很火。我想让您谈谈想法。我北外的,我是专程来看演讲的,是什么促使你从一个外语人才变成一个综合性人才,而且变成一个成功女性,而且据我们的老师说,跟你有接触,说你没有出国的时候就能讲一口非常流利的外语。学外语有什么好处?

  杨澜:学外语可以看的书更多一些,政治、文学、经济的都可以看。在座的同学,虽然有各自的专业,大学还是工作的基础时间,看的书越广越好,对大家有好处。我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我父亲是一位英语教授,他从来不辅导我,说你应该像所有的学生一样到课堂上找老师,只有一件事抓住了我,就是口语,说英语的发音是最漂亮的,到美国以后,打电话回来,没说几句,我父亲就说,哎呀,你已经是美国音了。

  提问:您在北外毕业以后,又到美国留学,生活一段时间您归国了,您的事业一直就是在中国发展吗?

  杨澜:是。我出去学习的时候就很明确,我觉得电视还是跟社会、文化和人,跟他们有感情是很重要的,我出国的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不是十六岁。对这些人,我觉得人家没有说话,我能够了解人家的三分身世,这种感觉在异乡是没有的,在国外作为一个专业认识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生活和事业。在成就感就不会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那么大,是的,我是在中国发展的。

  提问:你好杨澜。我们都知道做纪录片是一件非常有诱惑力的事情,我们大家都对纪录片很感兴趣,但是大家知道纪录片是费力不讨好的东西,做很多投入,不一定出来很好的东西。我看你的《百年婚恋》,我觉得不是非常令人满意,我想请你对你现在做的节目做一个评价,你认为现在做到了什么程度?对以后的节目的形态有什么想法?

  杨澜:你感觉哪个地方不满意?

  提问:画面质量不是太好,构图是一个问题,再一个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剪切节奏感不是很好。

  杨澜:有一个原因,转成小带子放效果不太好,另外你看到的不是按顺序放的,是剪切过的。过去中国的纪录片是零敲碎打的,当然也有"话说长江"这样的好片子。电视台一些成功的纪录片制作人和作品,基本都是零星出现的,有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但是没有产业运作的方式。我们做阳光就是想打破,能够使好的纪录片成规模、成系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是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做的。我感觉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有很多官方电视台的制片人做节目的时候,我们请他们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有固定的说话方式,一个片子,很好的,讲国宝,前面的故事很好很好,到最后就说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么的灿烂、辉煌。每一次到后面都要拔高一点,这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专题片的毛病。所以在初期的工作当中,实际上有的时候是大家把这股劲拧回来,能够踏踏实实、平平实实地讲这些真实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纪录片的质量有参差不齐,但是两三年以后会有一些稳定的成长。

  提问:关于阳光文化,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文化理念,主题频道。阳光和新浪的合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形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就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情况,阳光文化在这项运作当中,已经投入了很多的资金,而新浪现在运营状况不是非常良好,您刚才讲话中提到的将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实现赢利,赢利从哪里来?而且现在的宽频建设可以说只是在国内几个城市试点,没有完全普及开来,赢利是从哪里来?还有一个问题,据我所知,现在阳光卫视播放的一些纪录片的片源都是国外的,而国内的部分没有国外的部分多。我想知道,国内和国外的节目在阳光卫视中的份额是多少?在将来阳光卫视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比例将怎么样变化?阳光的理念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最终的立足点应该是在中国文化的弘扬上,您对这个问题怎么考虑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