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 / 54页
内心的“软环境” 3.内心的学习 1)内心的“软环境” /271 内心的“软环境” 因为“软环境”中的很多问题难以被规范,所以就要求政府部门的工作者,要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更加不断地改善自身内心的“软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国外媒体提出的“读书和思考的关系”问题时,曾经给出了以下答案:“生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一句话源自左宗棠的对联,体现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第二句话出自宋人张载,表达的是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于强国富民的理想和抱负之中;第三句源于屈原的《离骚》,体现了“德为善政,政在养民”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四句话来自郑板桥的《竹》,体现的是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的高尚情操;第五句话源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体现的是敬畏之心,律己之志;第六句话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体现的是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无限眷恋…… 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和干部,要想成为合格的政府工作人员,就必须增加个人修养,就必须从操行、志向、意识、情怀等一系列内心的“软环境”开始,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修养,从而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他们不把个人修养看作是个人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形象、自己的行为就是老百姓了解政府的一个窗口。 ★他们知道在“软环境”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挑战一系列艰巨的工作,而只有自己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增加责任意识,才能胜任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他们会像温家宝总理那样认真思考“读书与思考的关系”,并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从而让自己进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状态。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旨在丰富、交流和传递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相关内容,任何个人团体不得转作商业用途。如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