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76页
人生的放弃
一个年轻人心情十分郁闷。他到法严寺去拜访寺里的禅师。走到半路的时候,她很巧碰到了正要归寺的了一禅师。了一禅师身着僧衣。背着一个空空的竹篓。了一禅师说:“我到山下给一些施主们送寺里的茶叶去了。”年轻人看着须眉皆白却满脸慈笑的了禅师问:”大师跑这么远去给别人赠茶,你自己能得到什么呢?”
了一禅师说:“我得到了这个竹篓啊。”年轻人不解。说:“这个竹篓原本就是大师的。它本来是装满了茶叶的。如今茶叶送人送没了,这个竹篓空空如也,大师如何说您得到了这个竹篓呢?” 了一禅师笑了说。不错,老衲下山是背着满满一篓茶叶的。并且分量不轻,把老衲我压得腰酸背疼。走几步就要歇一歇,但是,当老衲每送出一份茶叶,我背上竹篓的份量就轻一些,茶叶送完了,我的背上就只剩下这个轻飘飘的背篓了,你说我不是得到这个竹篓了吗?竹篓轻了,我背上的东西也不再沉重了。施主你说老衲我不该感到高兴吗?” 年轻人看看了一禅师十分自得的样子说:4原来你们僧人的高兴是把自己的东西赠送出去呀。但我们芸芸众生可不一样。我们不像你们这些出家人,我们年轻时对灯读书,是要让自己变得有智慧,把别人很难挣到的钱去轻而易举地挣到自己的家里来; 把别人不能争到的功名地位。去千方百计地抢过来;把别人的 。田地置卖过来;把最美的府宅建起来自己住。”年轻人顿了顿叹 息了一声说:“可这一切太难了,每每想到人生如此艰难。我便食不甘昧、夜夜失眠。心情又忧闷又沉重啊!大师。您能告诉我人生如何才能轻松,心情如何才能开朗、快乐吗?“ 了一禅师听了。笑呵呵地把背上的竹篓取下来又放在年轻人的背上说:“背上这个篓。我就告诉你这一切人生的秘诀吧!“年轻人背上竹篓,了一禅师说:”年轻人,你不是需要金钱万贯吗?那好,这块石头就是金钱。给你了!”说着。便从路边捡了个石块放进了年轻人背着的竹篓里。又走了几步,了一禅师说:”年轻人,你不是苦苦渴望功名吗?那好,这块石头就是功名,给你了!”说着。又从路边捡起一块石头放进了年轻人背着的竹篓里。又走了不远。了一禅师又搬起一个石块说:”有了金钱,有了功名。年轻人,你不是还需要让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也给你了!”边说边将石块又放进了年轻人背着的竹篓中。就这样,年轻人竹篓里的石头越来越多、越来越沉重了,压得年轻人腰酸背痛大汗淋漓。走起路来趔趔趄趄踉踉跄跄。但了一禅师仍然没有停手,又搬起一个石块说:”年轻人,你还需要一个豪华府宅啊。那好,这一块石头便是!”说着,就要往竹篓里放。年轻人急忙摆手气喘吁吁地说:“不要了不要了,我什么也不要了,这沉重的篓子简直快把我压死了!“说着,便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呼呼直喘粗气。 了一禅师却依旧神色严肃地说:”怎么能不要了呢?你一生需要的还有很多,恐怕把这一座大山都搬进篓来也远远不够。现在刚有了一点点。怎么就不要了呢?” 年轻人顿然明白了,惭愧地对了一禅师说:”大师,我明白了,人心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不能抑制自己心灵的欲望。那么一个人一辈子都将是沉重的,他的心灵里永远都不会有阳光和徐徐清风。” 了一禅师一听,笑了说。是啊。年轻人。每个人来到这个尘世时。他的心灵I-:N背着个空篓子,有的人能够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度过自己的人生,那是他心灵无私。从没把生命之外的多余东西据为己有。而那些一生沉闷、人生沉重的人,不过是把金钱、功名、地位这些石块烂泥都不停地捡到了自己的篓子里罢了。” 生命是不能承受欲望之重的,要想使我们的人生洒脱。就必须让我们的心灵有所放弃。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成功,在路上 一个僧人,立志要同玄藏大9币一样。西出阳关。到遥远的西天佛地去听取经文。 他经过一个寺庙的时候,那个寺庙的方丈正在给寺里的僧人讲经解禅,寺里的住持邀请他去旁听,他推辞说:”我要到西天佛地去,那里什么样的经课没有呢?我到佛地去受经就行了。”他又经过一座古寺的时候,寺里德高望重的长老听说他是来自东土的高僧,就热情邀请他到幽静的禅房里去谈经论道,他拒绝了。他说:“我跋涉千里。就是要到西天佛地去取经悟禅的。那里有听不完的经课。有悟不完的禅道,何必我们两人在此谈经说道呢?” 一座一座的山终于翻越过去了。一条一条的江河终于跋涉过去了,一座一座的古刹名寺被他抛在身后了。历经艰险和风雨,十几年后,这个虔诚的僧人终于来到了西天佛地。 可让他奇怪的是。西天佛地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晨钟暮鼓、庙宇林立。甚至连圣僧都很难见到。那里一片寂寥。破IB的寺门半开半掩着。殿宇破败。香案上落满了浮尘,窗棂甚至殿门上都结满了蛛网,僧人满腹疑惑地在殿宇间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个坐在菩提树下打盹的和尚。僧人说:”我是千里迢迢从东土来的僧人。是来这西天佛地拜佛求经的。听说这西天佛地钟鸣不绝。香客络绎、僧侣云集,可以学到许多绝妙经文,听到许多高深禅语,但眼前。这西天佛地竟是如此破败冷落,我该到何处才能拜到佛、求到经呢?” 菩提树下打盹的和尚打了一个呵欠,睁开眼懒洋洋地打量打量他说:“你从东土来,路上到过不少的寺庙吧?”僧人说:”是的,我见过的寺庙至少有上千座。” 和尚说:“你到那些庙里拜佛求经了吗?”僧人说:“没有。我想自己是到西天佛地来的,何必在路上学那些一鳞半爪呢?”和尚听了。惋惜地叹口气说:”你难道没听说过遇庙焚香、见佛磕头吗?每个寺庙都有一卷佛的经文妙卷啊,如果你这一路一庙一寺学下来。就是不到这西天佛地。你也早已满腹经论了。但可惜的是,你心里只有西天佛地。而无暇他顾。白白错过了一个又一个读经览卷的机会,所以你只能空手而来,空手而去了。”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你身边的许多东西都有高深莫测的玄机,但往往是”到西天佛地”去的大目标,让我们忽略了擦身而过的一个个好机会,使许多。垂手可得的成功,被我们令人痛惜地丢弃了。 许多人一败涂地的原因就在于:过于孤注一掷于遥远处的一颗大钻石,而错过了自己脚尖下那些俯首可得的一颗颗小钻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