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76页
生命的乐趣
一个家具公司的老板急需两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别人向他推荐说,离这里三百余里的乡下,有个不太起眼儿的木匠铺子。那里边有两个身怀绝技的老木匠。如果能把那两个老木匠招来,老板的家具厂就如虎添翼了。
老板一听十分高兴。派人乘车到乡下找到那两个老木匠问:“听说二位技艺超群,在这个小铺子里干。每月能拿到多少钱呢?“两个老木匠说:“我们每月可拿到500元。” 这个人一听笑了,鼓动他们说:“你们到城里去做木工,每月最少可领到1000元。去不去?“这个人想,这两个老头肯定会答应的,毕竟多了一倍的薪水呢。并且在这样贫穷的乡下,每月多出500元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呢。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两个老头眯着眼望了望木匠铺前一望无际的碧绿麦田问:”城里能看到这么绿的麦田吗?”这个人觉得这两个老头挺可笑。就告诉他们说:”城里有红男绿女,有高楼大厦。但就是没有麦田。““没麦田呀?”一个老头说,“那我们就不去。” 这个人挺纳闷,去不去城里干活跟城里有没有麦田有什么关系呢?他想来想去。但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便请教那两位老头。一个老头告诉他说:”俺俩虽说会做木器活儿。可俺们毕竟是农民啊,农忙时下地忙庄稼,农闲时做几件家具木器。庄稼活儿、木器活儿两不误,这种日子俺过着踏实。再说。俺们边看麦田边做木器。已经这样大半辈子了,不用说城里每月多给600元。就是多给1000元。能天天让俺俩看到春种秋收的乡下好风景吗?“ 这个人无奈,只好苦笑着回到城里告诉老板。老板也觉得这两个老头挺可笑,但为了能让自己的家具厂如日中天。老板终于自己屈尊到乡下来了。他信誓旦旦向两个老木匠许愿说:”如果两位师傅觉得薪金少,那我可以再给你们加!”两个老头还是摇着头轻笑不语。 老板最后急了。拉开自己的公文包拿出两沓合同订单在两个老头眼前哗哗啦啦晃晃说:”你们十白我给你们这么高的薪金。那活儿干不长久是不是?瞧,这些都是合同订单。就那一种家具。年两年都干不完。“ ”啥?一种家具,一做就是三年两年啊?“一个老头大吃一惊问。老板点点说:“对,就一种家具,就够咱们干上三年五年的了。” 另一个老头说:“那俺俩就更不会去啦。一种家具就需要泡三年五年,那真烦死人了!”老板一听又纳闷了。这两个老头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看看纳闷不已的老板。一个老头终于开口解释道:“俺俩能干木匠活儿一做这么大半辈子。就是俺俩同一种样式家具不会重复做上五件,你想,老干同一样活儿,有什么意思呢?之所以俺俩如今还在做木匠活儿,做得方圆乡亲都知道,就是俺俩一辈子都在忙着设计新样式。” 另一个老头说:“一个人三年五年都把自己泡在同一件事情上,那还会有什么乐趣呢?” 麦田风景。不重复做五件以上同样样式的家具老板终于明白。这两个老头儿是自己怎么也请不到城里去的了。 是的,除了我们必须的生活,人生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必需的东西,譬如创新、探索、好奇、梦想,等等。 因为,仅仅生活,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唯一目的。 后退的哲学 曾经有朋友给我出了一道问题:“世上三百六十行,有哪一行是常常以退为进的?”想了好多年,一直没有想起来。 偶然的一次,经过一家正在修建的停车场,见有一群工人正弯腰在铺停车场的地面,每铺好一片,用抹子抹平后,就向后退一步,他们的前面已经铺了很大面积的平坦水泥地面了。站在路边,远远地望着忙碌的工人,心想:假若他们一步一步地一直向前抹,那么他们每个人身后就会留下自己永远也抹不平的脚印了。而他们面对着自己的成绩一步步后退。那是怎样的一种对自己成绩的虔诚敬畏啊! 后来,曾到一座寺庙去拜佛,庙里的和尚击罢木鱼、钟磐后。双手合十,低低地弯着腰,从莲花台前一步一步地后退,直到退至大殿的门槛。才缓缓地转了身子不声不响地离去。和庙里的禅师夜晚坐在树下品茗赏月。问起僧人朝佛做完法事一步一步趋后的事情,禅师笑着说:“世上芸芸众生。有谁不知莲花台上的佛像是用泥和碎草塑起来的,寺里的僧人每日给佛像佛殿净尘,就更知道这些了。僧人要教化众生,普度众生,若在佛像前有丝毫不敬,那些香客们还能对佛心生敬畏吗?僧人在佛前一步一步后退躬行,是为了引渡更多的心向佛恭身靠近啊。”老禅师笑笑说:“佛无进退,进亦是动,退亦是动,只求心动。” 几年后经过乡村。恰是插秧时节,一群农人赤脚绾袖忙碌在明镜般的水田里,见他们躬身弯腰,每插一丛秧,便后退一步,再插一丛又后退一步,他的面前便留下了一行行青青的禾苗来。闲问垄上歇息的老农,老农笑说:”插秧就是要边插边退,若边往前走边插,那秧苗不就被踩得东倒西歪。怎么能成行呢?”原来这世界上以退为进的行业远不止一个呢? 激流勇退。退有时也是一种勇敢,退有时也是人生进取的一种谋略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