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29页

陈小艺:从“外来妹”到“内当家”(1)

  从《外来妹》到《军歌嘹亮的年代》,再到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母亲》、《半路夫妻》,印象中的陈小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荧屏中她经常扮演的是一些让人爱怨交加的妇女形象,而生活中的陈小艺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说,自己最大的幸福便是拥有一个幸福甜蜜的家,有了被她爱也爱她的老公和孩子。

  家有宠儿是个宝

    陈小艺的儿子小名铁蛋,之所以叫铁蛋,据说是为了遵从陈小艺老家的风俗。在陈小艺的家乡,如果小孩子入乡随俗起个这样普通的名字,小孩比较容易平平安安地长大。

  想当初,生铁蛋时,陈小艺已经老大不小,算是高龄产妇了。这样的年龄生孩子,别人自然是胆战心惊,生怕有个闪失,可陈小艺颇有些大将风度,一家人前呼后拥地将她送到妇产科,她潇洒地和丈夫、父母说声“拜拜”,眼皮也不眨地一下子就进去了。

  因为是剖腹产,用了麻醉手术,铁蛋生下来后,陈小艺还在昏睡状态。焦急地等在妇产科门外的丈夫和父母先得到了喜讯,一听说是七八斤重的大胖儿子,一家人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等到陈小艺苏醒过来,看到的已经是儿子那粉红的胖乎乎的小脸了。

  当初的“外来妹”就这样一不小心成了母亲,而儿子的到来,也极大地改变着陈小艺的生活。

  在她看来,首先觉得自己有责任感了。以前,一个人的好坏都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但现在不一样,那个弱小的生命需要做母亲帮助他长大,她得为他的生命负责。因此,她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她得认真地工作,她得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我从来没有觉得要孩子是个负担,相反,我觉得孩子会让一个女人的生活更完整,让她变得平和。看着孩子长大,你会发现你将用另一种眼光重新看待生命。”

  想想也是,为了这个孩子,陈小艺曾经选择了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急流勇退。在怀孕前,一边是事业,一边是做母亲,这样的选择在许多女性那里都是艰难的,但陈小艺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回家去做母亲。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似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再回来的陈小艺,不但因拍《军歌嘹亮的年代》而跃上了演艺事业的新高峰,同时带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铁蛋是纯正的中国父亲和中国母亲的爱情结晶,但许多见过他的人都说他长得像混血儿,因为他有一头卷曲的头发。在爱孩子这件事情上,陈小艺和先生表现得截然不同,陈小艺是典型的外向型性格,她提倡“爱就要说出口”,所以毫不吝啬用一些“宝贝啊”,“小甜心啊”等亲昵的称呼。母子俩亲热时,像两个好朋友一样打打闹闹。但先生不一样,男人表达感情时,大都含蓄而内敛,陈小艺说:“当然,这不是代表他不爱孩子,只是男人和女人在表达爱上面,确实会有许多差别。在我看来,爱还是要说出来,不然,别人怎么会知道你是否爱他?”

  因为爱孩子,陈小艺自然也“望子成龙”,但是有一次,因为接拍一部有关孩子的电视剧,陈小艺去一所幼儿园体验生活,她被那里的孩子过早消失的童年震惊了。许多父母为了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在孩子只有四五岁时,就让孩子学钢琴,学外语,练体育,小小的孩子身上肩负着那么重的负担,在陈小艺看来,这样的童年毫无乐趣可言。

  “为什么这么早就逼迫孩子学那么多的东西呢?我们那代人,小时候没有条件学钢琴等,长大后该成材的不是照旧成材吗!我觉得就应该让他尽情地玩,并且有许多孩子和他一起玩,这样他的童年才显得完整。”

  因为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所以陈小艺既没有逼迫铁蛋从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更没有像许多明星父母那样,早早就送孩子出国留学,“我希望他将来还是在中国念书,因为他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才不会去国外学了很多的理论,回来却适应不了中国的国情。”

  有的父母从小教孩子要学会聪明地做人,比如受到委屈时,一定要反抗;比如在生活中不要吃亏,不但不能吃亏,最好还能占些小便宜。陈小艺却不这么看,铁蛋在幼儿园和大孩子一起玩时,玩具被对方抢走了,铁蛋回来向母亲诉苦,陈小艺对他说,下次别人再抢,你就给他好了。

  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会不会四处受人欺负、举步维艰呢?对此,陈小艺却胸有成竹:“这个社会上,聪明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大家都处心积虑地不使自己吃亏,所以每个人都在提防别人;相反,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可能更容易与人相处,更容易交到一些好朋友吧。“

  不能不佩服她独到的育子经,俗话说,“大智若愚“,陈小艺培养的大概就是铁蛋的这种气质和精神吧!

  孩子是夫妻感情生活的纽带

    有了铁蛋,陈小艺和先生的感情生活也像陈年的老酒,越酿越香。俗话说,孩子是夫妻感情的结晶,但在陈小艺看来,孩子更是两个人感情生活的纽带,一头是他,一头是她,三个人组成了谁也无法分割的整体。

  以前,还是“丁克家庭”的时候,两个人回到家,各忙各的事情。生活虽然充实,可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偌大的家,只有夫妻两人,未免显得有些冷清,再加上没有别的牵挂,难免互相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可是夫妻之间并非是“零距离”,总是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难免就会有些苛刻,希望对方更完美,而对方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于是矛盾就来了。

  孩子的出生,慢慢改变着这种状态。现在,两个人在外面拍戏,无论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亲孩子,反倒把多年的老夫老妻晾在了一边。因为有了孩子,陈小艺成了“恋子狂”,她乐此不疲地陪孩子游戏,带孩子出去旅游,做这些事情时,她是被一种母性的激情鼓舞着,有时候,冷落的先生未免有些妒忌,就开玩笑说:“你把你的爱都给儿子了,还要不要我啊?”

  在陈小艺看来,先生在生活方面有时也像个大孩子。先生是个导演,体格本来就瘦弱,再加上常年在外拍戏,生活作息不规律,忙的时候顾不上吃饭是平常事。陈小艺很担心他的身体,可毕竟自己不能总是陪在丈夫身边,怎么办呢?她想出了几招妙计:一是每次先生出差前,她总是不忘在先生的行李里塞进几包食物,让先生以备不时之需;二是请几个“钦差大臣”监督先生是否按时吃饭。剧组里的副导演和助手等一帮人,都被陈小艺偷偷“贿赂”了,先生工作忙得顾不上吃饭时,总有些人立刻送上忠言,劝先生爱惜身体,一定要准时吃饭。先生起初还有些不解,说你们怎么都变得“婆婆妈妈”了啊,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受“小艺姐“的委托,照顾他的生活。这样一来,先生不禁感动不已,愈发地感受到贤妻的好处来。

  想当初,1997年的春天,在西安拍摄《老房子》时,陈小艺认识了先生。那时,先生是一个不善言谈、内敛的人,可陈小艺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她看来,这样的男人,往往内心深沉如海,稳重成熟,于是,她慧眼识珠,嫁为刘家妇。

  八年多的婚姻过去了,相对于演艺圈潮起潮落的婚姻变迁,陈小艺夫妻的恩爱是圈内出了名的。之所以能保持这样最佳的婚姻状态,陈小艺认为,婚姻像事业一样,是需要经营的。很多人把婚姻和家庭看成只取不存的银行,可是总有一天会发现,家庭是经不起盘剥和无限索取的。你要追问的首先不应该是我能从家庭和对方身上得到什么,而应该是我能给予对方什么;只有不断为家庭这座银行存入你的本金,才能让感情的储蓄不断产生利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