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64页
什么是NLP前提假设 我从1994年初接触并学习NIP,就引发了我对生命(身、心、灵)能量的极大兴趣。十多年间,我经历了人生的许多风风雨雨,有欢笑、有泪水、有激情、有徘徊......,总之,身体力行感悟良多......NLP是研究人类主观经验的学科,它提出了许多"假设"作为前提。 什么叫做"前提假设"呢? 比方说,你为什么不担心这个房间的天花板就要掉下来?你为什么不担心当你翻到下一页的时候,这本书就要爆炸了(假设书中藏有炸弹)?为什么你不担心这个房间里的空调正在排出无色无味的毒气? 因为你知道,凭你的经验,它们是不会发生的。面对这一切你似乎具有一种很确定的感觉,这种确定的感觉其实就是你的信念。 而信念未必就是真正的真理,你同意吗?天花板未必永远不会掉下来,因为外面的世界里发生过很多天花板掉下来砸伤人的事件。同样,"书本爆炸"、"空调毒气"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都曾出现过的事实,"事件"已经让我们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信念只能称之为"前提假设"。 在我们的大脑中,类似的前提假设有多少呢?答案是以"百万"为单位的!事实上,正是这些形形色色不同的前提假设才造就了人们彼此之间不同的人生观。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头脑当中有数以百万计的前提假设存在,这些前提假设指导或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那么这些前提假设是从何而来呢?根据研究发现,前提假设可由五个部分产生。"第一个部分乃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小时候看见烧红的铁,很好奇,摸了一下,结果被烫伤了,由此得出一个前提假设:烧红的铁不能摸。 还有一些是观察他人的经历产生的,例如:某个同学在上课时私下看"小人书",被老师发现,罚站面壁。看到这个现象,由此你就明白这种行为在上课时是不可以做的。 前提假设的第三个来源是接受老师、父母等自己所信任之人的灌输和教育。例如:从小父母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要提防着点儿。所以我们长大以后,看到陌生人就小,翼翼的有防备一,理。另外还有什么诸如"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年轻人不可太幻想,要脚踏实地务实一点儿"等等。这些我们所被灌输的前提假设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不一定吧。 前提假设的另一个来源是经由知识和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就像你正在阅读这本书,或者去上一个课程,透过这些知识开始引发你自我思考,并做出总结,产生了新的前提假设。不是吗? 除了这四个方面的来源,前提假设还可以由我们主动地产生。那就是经由自我确认(Sena伍Hn)产生或加强新的前提假设(请参考本书第19章"自我确认"的部分)。 觉得自己能做到或不能做到,其实只在一念(前提假设)之间! 既然是前提假设,就不必是真实的,NLP也从不宣称它们是真实的。这一点与我们的常规思维有较大的出入。 NLP所要问的问题不是"它们是不是真的?"而是"它们会不会产生效果?"也就是说,你假设它们是真的,并按这些假设去行动,而注意所得到的效果是不是你所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