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09页
周密 周密(1232-1298左右),字公谨,号草窗,世居济南,流寓吴兴(浙江地名)。宋末曾任义乌县令。入元不仕,以故国文献自任。著有《齐东野语》等数十种。工诗善词,与王沂孙、张炎等结为吟社,时相唱酬,有《蘋洲渔笛谱》(一名《草窗词》)传世。词风清丽,探源清真、兼取梦窗而自成家数。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①,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③。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④。东阑,有人步玉⑤,怪冰泥、沁湿锦鹓斑⑥。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⑦。 [注释] ①放鹤人归:指梅妻鹤子林和靖等人已不在了。 ②泮寒晛(xiàn)暖:冰化曰“泮”,阳气浮动曰“晛”。 ③琅玕:此指如玉的青竹。 ④奁(lián)月:玲珑的月亮。奁:镜匣。 ⑤步玉:踏雪。 ⑥锦鹓斑:指泥玷污了华丽的马鞯。锦鹓:饰以鹓鸟图案的锦制障泥。 ⑦谢池:谢灵运登池上楼得“池塘生春草”句。池在温州。 这是周密少年成名之作-西湖十景之三。词以断桥残雪为题,皆自然贴切,挪置他处不得。一起三句风致高雅,笼罩全篇。“拥”字尤炼。“放鹤”三句,以古衬今,反跌有力。“孤棹晚,载诗还”,上应“吟”字,钩锁紧密。“画桥”、“奁月”,玲珑剔透,正是所谓“敲金戛玉,嚼雪盥花”的妙句。将一种承平公子流连风物的高情雅兴,表现得委宛尽致。 花犯 水仙 楚江湄①,湘娥乍见②,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③,亭亭明月底。 冰丝写怨更多情④,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薰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注释] ①湄:水边。 ②湘娥:湘妃,此指水仙花。 ③汉宫仙掌:长安汉宫中有金人承露盘,亦称仙人掌。 ④冰丝:琴弦。 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此词云:“草窗长于赋物,然惟此词及琼花二阕,一意盘旋,毫无渣滓。”此说固然不错。然其妙处,尤在工于寄托。“湘娥”、“仙掌”皆事关宫苑。词中的水仙应是流落民间的宫嫔一类人物。“清泪”、“骚恨”都隐指宋室之亡。与杜甫之“感时花溅泪”者有相同处。能以淡语写深情,令人回味无尽。词的结尾尤为特别:它实际上是写了一个梦。前面种种景象遇合,都是梦中幻境。可谓章法奇幻,别饶姿态。 一萼红 登蓬莱阁有感①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②,茂林烟草③,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④。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⑤。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⑥。最怜他、秦鬟妆镜⑦,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⑧,共赋销忧。 [注释] ①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畔。 ②鉴曲:即鉴湖。 ③茂林:即绍兴之兰亭。 ④五湖:泛指太湖。 ⑤“西浦、东州”句:西浦、东州皆绍兴地名。 ⑥王粲:东汉人。汉末大乱,避祸荆州,作《登楼赋》以抒乡国忧思。 ⑦秦鬟:秦望山倒影鉴湖,如美人临镜秀丽可爱。 ⑧狂吟老监:贺知章曾任秘书监,自号四明狂客,晚居鉴湖。 据王沂孙《淡黄柳》词序:“又次冬(1276)公瑾自剡还,执手聚别……敬赋此解。”按王词中所云“翠镜秦鬟钗别,同折幽芳怨摇落”诸语,可知周词为同时之作。该年正月元兵入杭州,宋室以亡。故有王粲无家,五湖漂泊之恸。通篇感慨苍茫,凄哀入骨,是草窗词中压卷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