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09页
董解元 董解元(生卒不详),据《辍耕录》知为金章宗时人。其称解元,非科举之名,实为金代士子之通称。主要著作有《西厢记弹词》。据元稹《会真记》改编,为后世各种《西厢记》之所本。亦工词曲。哨遍 太皞司春①,春工着意,和气生旸谷②。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九十日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③,乳燕携雏。乱花满地任风吹,飞絮空有谁主? 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满地榆钱,算来难买春光住。初夏永、熏风池馆,有藤床冰簟纱厨。日转午。脱巾散发,沉李浮瓜,宝扇摇纨素。著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叶④,侍寝青奴⑤。霎时微雨送新凉,些少金风退残暑。韶华早、暗中归去。 [注释] ①太皞(hào):统管春事的东方天帝。 ②旸谷:日出之地。谷,读如“古”(依周德清说),否则出韵。 ③“鸣鸠”句:《埤雅》:“鸠阴则辟(驱)逐其妇,晴,则呼之。” ④竹叶:酒名,即竹叶青。 ⑤青奴:竹夫人,凉寝去热的竹器。 此为吟咏春夏风光、流连景物之作。上片从春气初生,桃红杏浅,直写到飞絮空濛,半随尘土之过程。下片从榆钱满地、冰簟纱橱,写到微雨送凉、金风退暑的季节变换。其佳处在于铺叙之从容熨贴、宛转入妙。况周颐特赏其“连情发藻,妥帖易施,体格于乐章(柳永)为近”(《蕙风词话》)。 此调东坡所创。宋人填此词者字数皆在二百以上。董词缩为一百六十字,且入声之“谷”已读如“古”,做上声押。此皆元曲用法。可见出宋词与元曲衍变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