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09页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于汴京沦陷后的金人占领区,自幼受到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教育。二十二岁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军。率部南归后,历任转运使、安抚使等职,治军、治民都卓有建树。由于他力主抗金,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贬闲居长达二十年。其雄才大略百不一施。惟有他大声镗鞑的《稼轩词》却如不废江河,一直盛传不衰。《稼轩词》气魄雄阔,意境沉郁,抚时感事,寄慨特深。他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密切反映时代的矛盾冲突,并把它变成进行斗争的武器,标志着宋词发展上新的高峰。他也写了一些清新蕴藉偏于婉约的作品,表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① 更能消、几番风雨②,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③。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④。蛾眉曾有人妒⑥。千金纵买相如赋⑦,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⑧。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⑨,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①淳熙己亥:即孝宗淳熙六年(1179)。这年三月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以原官移任湖南,故曰漕移。漕:转运使为漕官。同官:同僚。小山亭:在湖北转运使东衙内,又名乖崖堂。 ②更能消、几番风雨:还能经受几回风吹雨打。 ③见说:听说。天涯芳草迷归路:条条路上长满芳草,春还有归去的路吗?这是留春之词。 ④“算只有”三句:想起来只有挂在画檐上的蛛网还殷勤的网住飞絮来挽留春光。算:料想。 ⑤长门事:陈皇后(汉武帝后)失宠,居长门宫。后来“长门”就成了失宠的同义语。准拟:约定之意。 ⑥娥眉曾有人妒:美人招嫉之意。暗喻自己被小人构陷。 ⑦千金纵买相如赋:陈皇后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看后,为之感动,陈皇后复得欢宠。相如:即司马相如。 ⑧玉环:杨贵妃,字玉环。飞燕:赵飞燕(汉成帝后)。玉环、飞燕都是专宠好妒的人,结果都不得善终。 ⑨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这首词运用象征手法,借春事的阑珊暗喻国事危殆,同时也寄托了岁月蹉跎的哀痛,意蕴丰富,手法曲折。词中被妒的蛾眉,不就是他处境的写照吗?词笔蕴藉,寄兴遥远,辛词中别调。“惜春”以下七句,一步一转,层层脱换,百折千回,忠悱缠绵,真是绝诣妙笔。 祝英台近 春晚 宝钗分①,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③,试把花卜归期④,才簪又重数⑤。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⑥。 [注释] ①宝钗分:钗分两股,各执其半,这是情侣离别的信物。 ②桃叶渡:王献之妾名桃叶。献之每于秦淮河渡口迎送,并作《桃叶歌》。因名其渡为桃叶渡。地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 ③觑:斜视。 ④花卜归期:用花瓣的数目来占卜丈夫归家的日期。 ⑤才簪又重数:刚带上又摘下来卜算。说明忆盼之殷切。 ⑥不解:不知。带将:带着。 词写晚春的别情。实则托意闺人,以抒政治上的苦闷。温柔绮旎,一片凄迷。此与其“海棠花下去年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临江仙》),可谓同其芊婉。为稼轩词中别格。建章宫千门万户,故非一式之所能限。“断肠”三句,以“都”、“更”两字带转,一层深似一层。故作痴语,而愈见情深。“试把”两句,刻画心理活动,细微入妙。“是他春带愁来”以下各句,回环荡漾,波谲云诡,见出用笔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