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52页
棋山探险(1) 我真的想寻找自己的喜爱,尝试探险的艰辛感觉,寻求这些探险者的那另一种味道……原文/天笑泣周六的天气不是很好,不过一点也没有影响出行前的心情。 一大早就起来了,在西站集合,去的时候吓了一跳,路边背着登山包的人多得出奇,我以为全是一个队的,不过还好,编制以后我们这队37人。很久没有这么多人一块去玩了,我特地拉上了老妈,她和我一样喜欢郊游。 我们这趟的目的地是棋山,离福州不算远,过了洪塘大桥再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山脚下还在修路,我们只好步行进去了,一些老队员走得很快,好在上山的路还不算难走,不过要保持在37人的中间距离也不是容易的事。山上说不上什么风景秀丽,但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堆在一起也有一点点算得上壮观了。终于我们到了棋盘石上,上去很不容易,还好队里本身备足了工具,大家推推拉拉,互助互爱地表现一下,也就上去了。登高容易给人一种满足,一览众山小的缘故,人总是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接着领队领着大家在高度相等的几块巨石间穿梭,我是胆小的,爬着爬着,就变成看着看着了,我不想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山顶那块平坦的石头上,我们遥望远方的美景,用高高在上的满足感吃完点心又开始上路了。才走不远,路就已经不是路了,齐膝的芦苇丛偶尔有一两只虫子展示着歌喉。应领队的要求,我们好像一群傻瓜一样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拿出包里的长袖外套穿好,并且戴上手套和帽子,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然后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捧腹大笑。 那段路走得辛苦,芦苇的叶子是会割伤皮肤的,所以要很小心。所谓的路难度很大,好在是往上爬,有点力气就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才走一会儿路就出现尽头了,眼前齐膝的芦苇有一人多高,领队们拿着柴刀在我们前面开路。那段路简直不是走过的,而是钻过的。这样的路程我们走了近一个钟头,眼前终于因为另一堆大石开朗起来,大家迫不及待地脱掉外套,里面的衣服已经完完全全地湿透,甚至和刚淋一场雨没有区别。我们坐下来吃了点点心,补充刚刚的疲劳,也算是一餐午饭了。只是我没有想到更艰辛的路程居然还在后面。 领队在看地形,他们要找下山的路,我们的下个目的地是勾漏洞,这个洞是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 待我们吃好了,休息足了,领队们也找好了下山的“路”,可想而知,这路得自己开。我偷偷庆幸我带了条旅游毛巾,原以为用不上,没想到它却起了好关键的作用,搭在帽子下面,一路上帮我挡了不知道多少可怕的芦苇。 重新开始上路!我把还没晾干的外套重新穿在身上,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领队们继续开路,山林深处横着不少树枝还有野藤,一人多高的芦苇越长越密,我们能钻的地方也越来越小。也开始有了落差,很高,有的地方甚至是两三米,下不去的时候,男队员们自告奋勇地捐出他们的肩膀,不是用来驮,而是用来让后面的人踩。好几次我抓住一把芦苇上不上下不下很丢人。因为我们要走的路全是倒下的芦苇,到后来,大家都是抓着芦苇滑着走,下坡的地方就直接一屁股坐在芦苇上,就好像滑滑梯一样地溜了下去。遇到小山崖,领队砍下棵大竹子横在中间,把我们一个个前呼后应地拥走过去。那些情节一直让我觉得挺感动的。 我们就这样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另一片大石头堆上,路途的艰辛我不敢说,但我不得不说我眼前看到的是壮观的,至少比之前看到的都别致很多,给人一种错落有序的感觉。 领队告诉我们洞口就在这附近了,让大家可以在这儿留留影什么的。 这时候我倒也不觉得热了,刚刚路上的惊险我还没缓过气来。每个人的身上都粘满泥土或者血迹,让我想起电视里长征的画面。歇一会儿大家开始对身后石缝中的两个漆黑的洞穴感到好奇,洞口挺小的,几个人拿出电筒在里面乱扫也看不出什么奇特之处,里面只有落差很大的一些石隙。大家对这个洞的好奇没坚持多久,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休息好以后我们继续前进,下面的路好走多了,至少可以算是路了。没走多久一行人到了洞口,洞口题有字,不过写了些什么我没有印象了,领队带我们从洞里进去,怕洞太窄,让我们别带东西,只拿上手电,不愿进洞的人就留在洞口给大家看包。 洞里很窄,但用不上手电,光线顺着石头间的缝隙透进来。走一会儿有条一线天,虽然窄,好在我侧身时刚好可过。心里不禁为背后的胖队员感到担心。过了一线天也就出了山洞,大家都似乎都还意犹未尽,觉得路太短了有点没劲,一个队友感慨,“我还以为要匍匐前进,手脚并用,嘴叼着手电的那种山洞呢。”大家是挺失望的,领队走到洞口岔开的一个大洞里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路,可是最终还是失望。 当我们走到上方那个小小的蝙蝠洞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洞和我们平时去的那种开发好的洞是不一样的,里面石头间的落差很大,并且也很低。大家看了一会儿以后,有人发现上方的大石头上写有“勾漏洞天”几个字,我们猜想上面一定会有个更惊险的洞穴。然而当大家好不容易爬到那块大石头上以后,发现居然又没路了,好在一位细心的阿姨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几乎分辨不出是红色的箭头,她大声招呼我们过去。 在箭头的下方,我们找到了一个洞,原来这才是我们要找的勾漏洞。这个洞看起来比刚才的有意思多了,洞口也小了很多,而且比较低,难怪不好找,大家要弯着腰进去,这会儿手电是用上了,整个洞漆黑的,透不进一丝阳光,难度也比刚刚前面的洞大了许多。我们眼前的路很艰难,矮,需要趴着才能进去。在弱女子中我走在较前面的位置,我听到走在前面的两个女生间断地都发出了一声尖叫,我不知道前面会面临什么。当我看到前面的路是我脚下一个极小的洞的时候,我俯下身像蛇一样勇敢地钻了过去,还不容得我洋洋得意自己过了这个大难关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又窄又高的洞中,心里一阵担心,这里窄得连弯着脚去蹬的位置也没有,我近乎绝望地惨叫了一声,不得不冒着破皮的危险用膝盖的力量把自己蹭上去。剩下的路虽然相对容易了稍许,可是也不轻松,好在大家互相帮助,一个给一个拿手电照着。晃动的光线和后面凄惨的叫声融合在一起,真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 出来时候的洞口也很小,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爬着出去。当我从洞里爬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有好几个在休息的队友了,不过我看大家的表情怪怪的,待拍干净了身上的尘土,才发现,原来这个出口就是我们刚刚用手电乱扫的那两个洞的其中一个,滑稽的是居然还是比较小的那个。哈,大家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后来细心的队友发现这洞口有写着小小的“蝙蝠洞”三个字,只是年代久远,早已经模糊不清了。 每个灰头土脸钻出洞的队友脸上写着各种表情,我们一群先出来的在洞口大笑。却有一个队友爬出来后愣是没反应过来,硬是不知道这是她呆过的地方。大家说她钻糊涂了。我也奇怪着,刚刚在对面的石头上拍照最多的就是她,怎么一小时不到,就糊涂了。后面更惊讶的是,一个体积至少是我两倍的队友也从那个洞口很辛苦地爬了出来,大家很是佩服。他开玩笑地对大家说“我有收骨功,而且骨头软,腰也软”。有个老爷爷最可怜,出洞以后衣服已经被刮得一缕一缕的了。 下山我们没有走原路,新的路在前方的那块大石之后,而在绕过那块大石,我们才发现之前在下面洞口看到的“勾漏洞天”几个字原来就在这块石头上,它的周围还有其他题字的巨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