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87节:当优秀员工要"改嫁"

  当优秀员工要"改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键员工的离去,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但这种情况又不可避免地每天都在发生,正如赛普拉斯公司首席执行官T.J.Rodger所说的:"现在已没有一家公司能将自己密封起来,来阻止外来竞争的侵袭。公司内部高质量的员工,始终不断收到来自外边提供的工作机会。"

  有专家统计:在那些自愿离职的员工当中,去意已决地向企业提出辞职的约占40%;辞职目标不是很明确的约占20%;介于两者之间的辞退员工约占4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能即使作出正确积极的反应,准确把握员工离职的心态和原因,大部分员工还是能被挽留下来的。

  那么,管理者怎样通过沟通既能最大可能地挽留住员工,又不失公司的尊严呢?

  尽快进行面对面沟通

  收到核心员工的辞职报告后,管理者应尽快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甚至中断会议,放下手头的日常工作,以示对此事的重视。任何迟疑、怠慢都有可能让这位员工理解为冷漠、轻视,使他们更坚定离职的决心。

  同时,还应争取与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避免用电话和E-mail样不利于管理者掌握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通过面谈,察言观色,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或许还有一些可挽回的余地。

  另外,在与员工面对面沟通时,管理者也要讲究策略,真诚挽留的同时,还要听话听音,旁敲侧击地了解员工要离职的真相。比如,与其直接问"你为什么离开公司?"或"谈谈你想辞职的理由好吗?"不如换个角度,有技巧地问:

  "你希望公司作出哪些改变才能让你继续留在公司呢?"(表明公司挽留对方的诚意,从中寻找公司的不足。)

  "你觉得你打算过去的那家公司哪些方面更吸引你呢?"(与自己的公司对照,找出相互间的差距。)

  类似这样的问话,就能让员工谈更多离去的理由,同时也能了解真相,对症挽留。

  不作兑现不了的承诺

  在面谈过程中,如果对方开出了公司无法满足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这时领导者不要为一心留住员工而满口答应,以此取悦对方。这样做,不仅有损公司尊严,容易引起对方的轻视,还可能因日后条件无法兑现依然导致人才流失,更给公司留下失信于人的恶名,实在得不偿失。

  面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完全可以从公司的现有能力出发,将公司的难处与局限说出来,让员工明白:如果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公司非常欢迎他回来;如果不能,公司也不委曲求全,满足他的一己私利。

  注意随时沟通

  员工离职的情绪,多半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领导,你如果能将工作做得足够耐心细致,就能在员工想辞职前发现一些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李经理最近发现部门一个项目骨干经常迟到,工作也不在状态,精神委靡不振。

  一天吃午饭时,李经理看似无意地与这位员工聊天。一聊才知道,原来对方的妻子正在医院住院做手术,他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又要照顾上幼儿园的儿子,还要搞好手头的工作,着实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当天下午,李经理立刻将这个情况反应到项目经理那里。项目经理找到这名员工谈话后,适时地调整了他的工作量,减轻了他的负担。

  事后,这名员工万分感激地对李经理和他的项目经理说:"当时实在有些忙不过来了,李经理找我聊天的那天,我正在考虑要不要辞职,等我老婆出院后我再重新找工作。现在好了,我真庆幸留在公司里了。"

  可见,随机沟通对防止员工流失是有很大帮助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