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23节:顺风顺水未必是好事

  顺风顺水未必是好事

  大凡经常逛鞋城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百信鞋业"这个名号,曾几何时,它曾经红极一时,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盲目扩张、产品质量等问题导致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带给人们很多思考。

  李忠文生长在鞋业之乡温州,1994年他与哥哥开始在天津经营鞋业。1996年李忠文打出"百信鞋业"的旗号搞起了"鞋业超市",赚了一大笔钱,轻松地获取了第一桶金。这让李忠文信心大增,此时他已经不满足于光在天津经营自己的事业了,他想进一步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于是,他决定顺风扯帆,让"百信鞋业"在全国遍地开花。

  从1997年起到2000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百信鞋业"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了80家连锁店,旗下拥有了2.8万名员工,总资产达到30多亿元。

  李忠文的鞋店,大的单店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小的也有1千多平方米,显得大气磅礴,气势非凡。

  李忠文的生意做得简直是太顺了,顺得让别人眼红,顺得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做梦一样。此时的李忠文已不仅仅是一个亿万富翁,而且还成为了社会名流,被人誉为"中国鞋王"。过顺的境遇使得李忠文豪气冲天。他宣称,到2002年,"百信鞋业"要在全国开100家连锁店,5年内跻身世界500强。李忠文只顾沉浸在自己的美梦当中,却不知灾难已经悄悄地降临了。

  李忠文开鞋店采用的是厂家先垫货商家后结款的运作模式。在"百信"起步的时候,李忠文的信誉非常好,说好10天给厂家结款就是10天结款,最多不会超过15天。但是随着李忠文店面数量的不断增加,他在短时间内一下开出几十家店,而且单店面积越来越大,最大的超过1万平方米。这些店铺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百信"的资金始终处于周转不畅的状态。

  渐渐地"百信"开始对厂家失信,结款的日期越来越长,厂家的抱怨之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百信"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管理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管理混乱不可避免。替李忠文打理全国各地几十家店铺的亲戚朋友乘他一时分身乏术,开始公然地、大规模地损公肥私。同时劣质商品开始大量涌入"百信",顾客的不断投诉,开始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

  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百信"销售额急剧下降,使本已紧张的资金链进一步绷紧。"百信"内外交困,李忠文看起来牢不可破的企业帝国变得岌岌可危。正在这时,"百信"一直存在的"偷逃税"事件被揭发出来,成为引爆的一枚导火索。随着由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进驻"百信东北分公司",被"百信"拖欠着上亿元巨额货款的各地供应商闻风而动。李忠文的"百信"帝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此时,李忠文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许下一大堆诺言,开出一大堆空头支票,然后逃之夭夭。2003年5月25日,李忠文因空头支票的事在长沙被警方拘捕。

  总结李忠文的失败,从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自负、贪婪、野心极大的人。因为前期生意做得很顺,让他的欲望和野心极度膨胀起来。他产生了一种自负的心理,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完全有能力把生意做大做强。他在天津开店,铺面越大,赚钱越多。于是他就将"大铺面赚大钱"当成了真理,在全国各地无限制地复制,全然不顾当地的消费能力。"百信"前期开店,开一家赚一家,后期开店,开一家赔一家。

  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从不少企业家的失利中都能看到"顺境"下的阴影。我们所熟知的史玉柱、吴炳新、胡志标都是如此。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进行了二十几年,有些企业曾经很辉煌但很快就销声匿迹。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三年",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太浮躁了,往往是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变得飘飘然,盲目地开始大规模扩张,而结果往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