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10节:停止盲从的脚步

  停止盲从的脚步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所有的人都显得忙忙碌碌、步履匆匆。我们被竞争挤压着,争着读书,争着工作,争着赚钱,争着出国,争着获得所谓的成功,在众多的压力下,我们不知不觉中离真正的快乐、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人类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趋同心理,即使是无聊的事,如果是大家一起去做也会显得有意思许多。我们往往不怕自己错了,而是对只有自己一个人错了怀有深深的恐惧。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时,每个人不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可以走下去。当希特勒站在他的士兵们面前说"为我们的民族而战"的时候,摩拳擦掌的人其实并不是勇士,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说:我不想去",那么他才是真正的勇士--这需要不可估量的勇气。

  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为人处事,我们太容易被别人的看法、想法所左右。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其实,与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东西相比,周围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乘凉的人笑了:"那么像你所说的我现在就在享受生活呀。"

  我们每个人都想感受自我的价值,这是生命的重心,但我们却错误地认为自我价值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所以我们按照别人的标准来修正自己。我们时时以别人的标准来审视我们自己,反而忽略了心中真正的渴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并且永久地保有这一准则。我们不应在乎别人认为我们该做什么,但应在乎自己该做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事:一名公司副总裁放弃了3万的月薪而去做了一个小老板,一个律师辞去了工作去从事写作,等等。他们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敢于去要的人。抛开大多数人孜孜以求的名利、地位毕竟需要非凡的勇气。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标准,不是人云亦云的标准,而是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真正渴求的。只要我们自己认为有意义,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其实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获得心灵的自由。具体来说就是:说你想说的话,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

  在高物质水平的生活中,我们被各种各样的财物包围着--存款、别墅、汽车、音响、工作--这些都只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除此之外毫无意义。它们并不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来说都是第二位的。真正的成功不应该根据我们拥有什么或我们为了生存做了些什么来判断。除了成功,生活还有更多的内容。总之,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每天对生活的感觉:学到了知识,与人相处很愉悦,玩得很开心,向周围的世界展示了许多爱心。这些才是无形而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被单一的、世俗的成功标准所困扰,孜孜以求、殚精竭虑,内心永不满足。这样的人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幸福和快乐的。只要我们抛开世俗的羁绊,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那么我们就能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和幸福,我们的人生就是美好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