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66节:沙祖康 不信外交辞令的“沙将军”(14)


  沙祖康夫人刘谨凤,曾任中国驻韩国釜山总领事、日内瓦公使衔参赞,与他是南京大学同学。她坦言:“我觉得他总体来讲是无私才能无畏。他之所以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讲别人不敢讲的话,那是建立在爱国基础上的。他并不是光有勇,他还有谋。他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非常严谨,都会非常刻苦学习,深入了解实际,把我们的政策和我们的国情,以及我们要去打交道的国家的政策,反覆琢磨研究,做到知己知彼。他不像人家想象的那样是大炮,绝对不是的,即使是大炮,那个大炮也是拐了好几个弯的,他想得很多。”都说“知夫莫若妻”,沙氏伉俪正是一例。

  沙祖康曾用“妻离子散”来形容家庭构成情况。原来,沙祖康的爱人刘谨凤任驻印度大使馆参赞,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儿子沙磊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外交部,经常出国担任翻译———于是,一家人很少有机会团聚。

  沙祖康被公认为“工作狂人”。他任职外交部军控司时,总是早去晚归,以至于军控司的许多工作人员只好随着加班。那段时间,军控司办公室的灯光总是外交部大楼最晚熄灭的。

  沙祖康,人在哪里就会改变哪里的作息制度。在日内瓦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圈子里,则流传着一个“12点”的故事。讲的是沙祖康2001年刚到日内瓦当大使那会儿,曾要求某参赞12点向他汇报工作。等那位参赞第二天12点敲开沙祖康办公室门时,沙祖康很是生气:“你怎么才来?”参赞愣了:“不是12点吗?”沙祖康说,“我指的是晚上12点,谁让你第二天12点才过来。”

  据说,沙祖康很少在凌晨两点之前睡过觉,夜里12点之后听取汇报、批改文件也是家常便饭。沙祖康在担任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大使的“五年多时间内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工作很劳累,这五年当中,我到任的前四个月每天都是凌晨4点钟睡觉,天天如此,后来是三点钟睡觉,现在是两点钟到两点半睡觉。我没有节假日,我从来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天。除了打球,打打球出身汗以外,我的全部时间都是用来工作的,我没有进过一个商店。好像时间老是不够用,是紧张的5年”。回顾起自己常驻日内瓦5年的经历,他说:“我忠实地执行了我国的政策,发挥了我们国家的在国际舞台的作用,展示了我们国家的公正形象。我没有输过,我感到很欣慰,因此也是很愉快的5年。如果给我重新做一遍的话,当然我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沙祖康平日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非常严格,被认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对于工作没做好的人,即使是参赞也会被当众批评,曾经有两任参赞任期未满就被送回国内。但是遇到工作干得好的下属,沙祖康也会直接把电话打到外交部,要求给他们升职。

  “工作狂人”沙祖康还是个运动好手。几位老同事不约而同都提到他的体育爱好是羽毛球和游泳,并且经常跟年轻人打羽毛球,一点也不服老。有一次,代表团驻地的草坪需要修整,做完预算发现要花30万瑞士法郎。沙祖康于是决定,全体干部周末不休息,他带头干活儿,居然整得很好。

  因为沙祖康在外交场合表现出的强硬立场,一些国外媒体曾评论说沙祖康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鹰派”人物。走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岗位后,不少人也担心,这个职位要求善于协调,沙祖康能不能胜任呢?对此,沙祖康认为可以胜任,“联合国的人来自于世界各个国家,他们都是优秀的国际成员,我想既然联合国成立已经61年了,由各种不同风格的人组成的。我想增加一个沙祖康,也不会对他们增加多重要的影响,我相信我的风格是可以得到保持的。我进到联合国,带去的是中国文化,中国的思维,中国的一些行为方式等等。但是在具体履行职责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的规定。”

  沙祖康又要远离自己的祖国———不过,这一次他不是肩负祖国的重任去为军控谈判、去为人类的和平披荆斩棘;相反,这一次他要和自己曾经的朋友、对手,和各国的政要,和全世界人民一起为发展呕心沥血。

  在听到了沙祖康的任命决定之后,中国人高兴,外国人也会喝彩,心情都比较复杂。从总体上看,政治事务的复杂性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要相对简明一点,邓小平生前说的“东西南北”四个字都没有解决好,但最关键的还是南北问题、是南南合作。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沙祖康作为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高官,任重而道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