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42页

雨果父母对体弱多病儿子的教育法(1)

    事实上新生儿不需要穿任何衣服,即使是刚刚出生的第一个月也不需要。

  ——蒙台梭利

   

      作为一个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法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我们从有关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到,雨果1885年辞世的时候,巴黎约有二百万公众参加他的葬礼仪式。送葬的队伍长达40多公里。法国总统曾下令全国放假一天,以此来哀悼雨果。这在整个法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雨果活了83岁,在当时也算是高寿了,雨果的健康与成功都归功于他的父母亲悉心的照料和精心的培养。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桑松,他生下来的时候,身体孱弱到极点,好像不预备在尘世久留的样子,以至于接生的人认为这孩子是不可能养活的。

      雨果母亲在回忆录中记载雨果诞生时的情形,说雨果生下来不及一把餐刀长,侍候的人把他包扎好,放在一张安乐椅里,像这样的小东西,椅子里足可容得下六七个,孩子气若游丝,人们担心他随时会死去。

      母亲在生雨果之前已经有了两个男孩了,所以她知道如何照料这个可怜的小家伙,虽然他远不如自己的两个哥哥那么结实。母亲下决心要把这个孩子挽留在人间,她果断地采用自己的抚养方法。

    雨果生下来后总是不停地啼哭,一点都安静不下来。母亲看着不断啼哭的小婴儿对女佣人说:

    “你不要把孩子包裹的那么严实,他不需要这些。”

    “可是夫人,孩子身体这么差,会着凉的。”女佣人疑惑不解地说。

     “不会的,你把炉火加旺点,让屋子里暖和些。”

      当女佣人把炉火加旺之后,雨果夫人又说:“现在可以把孩子的包裹衣服去掉了。”

      “全去掉吗?”佣人还是不大明白这位母亲想干什么。

      “啊,不是的,今天先去掉外面的一层,明天再去掉里面的一层”。

    “为什么要去掉孩子的衣服呢?”佣人问。

     “孩子来人世之前是不穿衣服的,他不能适应这么严实的包裹。”

     “这样孩子不会生病吗?”

     “没事的,只要屋子里的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就可以了。”孩子终于能够安静下来了,疲惫过后母亲看着小婴儿还是很担心。“一定要让这孩子健康地活下来!”雨果夫人表现得无比的坚定。她长久地注视着小婴儿,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着母亲的心,很快她又发现孩子有些不安分,似乎是有些紧张。于是她对女佣人说:

      “把窗帘拉上些,屋子里的光太亮了。”女佣人疑惑地看着雨果夫人没有说话。“孩子不能接受太强的光线,那会使他们不安的。”

      “为什么呢?”女佣人不禁问道。

      “他们出生前来自黑暗的地方,不能立刻适应光线,这需要一个过程。”

      母亲似乎很明白这个弱小的孩子的心理,每当看到女佣人抱孩子喂奶后,把孩子放在另一地方,母亲就会叫道:

      “噢,别把孩子放在那里,抱回到原来的地方去。那样会使孩子不安的。”

      “好的,夫人。”女佣人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雨果夫人的话去做了。

      母亲稍微恢复了体力后就开始亲自看护孩子,小婴儿似乎有了些生机。一天女佣人在小婴儿的摇篮上挂了许多的小铃铛,然后轻轻摇晃那些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吸引婴儿的注意。 雨果夫人听到了声音对女佣人说:

      “把它们去掉吧。孩子现在不需要这些铃铛。”

      “为什么呢,”女佣人实在忍不住了说,“过去我帮别人照看过好几个婴儿了,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噢,对不起,我有自己的抚养方法,可能会更好些,再说这个孩子实在是太弱了,如果照顾不好,他就很难活下去的。铃铛虽然可以吸引孩子,但是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和在母体一样安静的环境,声音太多了,会让他不安宁的。”

      在母亲精心的照料下,小雨果渐渐地活泼起来,一切都很正常,这才让母亲安下心来。雨果后来回忆母亲的照料时写道:“纯洁的乳汁,勤劳的抚养,祈望和慈爱,使他二次做了母亲的孩子。”

  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会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成为了自己的创造者。

      ——蒙台梭利

      雨果的父亲莱奥波德·雨果是一名军官,常年在外征战,有时候也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四处奔波。这种迁徙生活,于孩子们很不相宜,尤其是小维克多更不适应。他虽然活了下来,但是体质仍很弱,因此时常形容愁苦,在像他这样年龄的儿童中是少见的。人们常见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无缘无故地流着眼泪,莱奥波德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他就经常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教育小雨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